[人物] 爭議背後:台灣始終需要的商業導演 — 鈕承澤

2014/08/14|焦點人物
by hsphere
去年因為勘景違規,讓向來媒體形象優良的導演鈕承澤一夕之間遭受惡名,正在籌備當中的全新作品《軍中樂園》瞬間面臨停拍危機;面對各方的責罵,這一年來鈕承澤選擇低調悔改,努力過了自己那關後,最終還是決定完成這部籌備多年的時代電影,而身為觀眾的我們會去思考為什麼需要原諒這件事?為什麼要將藝術無限上綱?而在這個爭議背後,我們要用什麼樣的眼光看待鈕承澤、《軍中樂園》甚至那些離我們遠去的時代?

美國知名導演伍迪艾倫(Woody Allen)生涯執導超過40部作品,奪得4座奧斯卡包括一次最佳導演,現今仍以高齡78歲之姿每年推出一部電影,但從2000年以來,與養女的不倫戀情始終危及著伍迪艾倫的名聲,今年更再次爆發全新的醜聞,不過觀眾、出資片商甚至包括與他合作的眾多明星演員,並不會因為這些事件而全盤否定伍迪艾倫在電影創作上的成就。

電影就是電影,創作者現實生活中的遭遇本不該與電影劃上等號,鈕承澤因為犯下的錯而承擔應有的後果,但同時他也勇於去完成背負在他身上使命。流著台灣電影新浪潮的血液,鈕承澤從電視轉戰電影的成績,不可否認的為台灣缺少的商業電影注入了一股力量。

從《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開始,他就利用偽紀錄片的手法呈現拍攝商業電影的困境,並且以述說自身故事的方式讓本片建立起有趣的後設元素,彷彿使觀眾親身經歷籌拍電影的艱辛,隨著鈕承澤自娛娛人的幽默情節,傳遞製片如同小丑般的辛酸,導演風光背後所要承擔的現實壓力,將2007年的台灣電影環境殘酷寫實的展露在大銀幕中。其實這部《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高明的地方在於鈕承澤除了在敘事手法上遊走在「劇情片」與「紀錄片」中間的灰色界線外,高明的結合現實生活中的窘境與片中的情節,解決資金短缺和對整個當時台灣電影產業的控訴。

[caption id="attachment_35664" align="alignnone" width="1280"]11410 《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利用了有趣的手法道出拍攝電影的困難[/caption]

擺脫了《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的烏烟瘴氣,鈕承澤的第二部電影長片《艋舺》以華麗的場景、考究的陳設、細心的服裝設計、絕美的美術以及明星制度,給予了台灣缺乏已久的商業類型電影元素,更重要的是故事以台北發展前期為背景,重新喚醒台灣觀眾對於本土的熟悉感,讓整個故事更貼近觀眾,並且將校園生活、兄弟情誼、清純愛情以及逞兇鬥狠的動作場面完美結合,縝密的顧及到每一個族群,更找來音樂人陳珊妮擔任音樂總監,延伸出的電影原聲帶也受到電影本生的熱度而彼此拉抬,因此《艋舺》開創的商業電影模式不僅僅是電影內容的展現,更是整個行銷策略和宣傳模式的嶄新突破。
鈕承澤用嶄新的商業電影思維拍攝《艋舺》


2012年鈕承澤選擇與《艋舺》完全不同風格的愛情電影《愛》當做他的第二部電影作品,以7位全明星陣容打造出跨越台北、北京、描述複雜卻又誘人的都會愛情故事,角色眾多且故事多線進行,對於導演來說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但鈕承澤流暢精彩的把每一段故事、每一個角色關係建構的清楚明瞭,喜怒哀樂都深植人心,讓台灣觀眾知道我們國家也可以產出在好萊塢看似頻繁的都會愛情喜劇。

鈕承澤在《愛》的開頭嘗試了難度非常高的一鏡到底長鏡頭

2008年以來,在本土、校園電影成為賣座元素後,鈕承澤堅持自己對於電影上的創作之路,他深知自己無法成為侯孝賢,因此以3部作品找到明確的商業定位,開發出台灣缺乏的商業類型電影甚至整個產業的行銷模式,卻也同時可以在他的作品中找到他自己的成長歷史以及身為台灣人的特殊情感。

仔細去思考鈕承澤拍攝《軍中樂園》的初衷,一部試圖透過電影作品去擁抱上一個破碎的時代,也許從那些時代留下來的記憶和言語慢慢趨於沈默,但是很多事不是我們不去探究、不去觀察它就消失的;因此鈕承澤透過一個特別的題材,一群身不由己的角色人物,在一個荒謬且被遺忘的年代裡,被禁錮在一座風光明媚的小島,等待著一場永遠都不會發生的戰爭;也許透過這部電影,我們可以重建一個隱藏許久的斷橋,一個台灣兩個世代的互知橋梁,何嘗不是一個跨越空間、超越時間的深情擁抱?

這次《軍中樂園》的風波也許給予了鈕承澤前所未有的打擊,但也同時透過這部作品,重現台灣這塊土地的特殊歷史,那些曾經被時代遺留的記憶中,再次如同金門美麗的海浪,拍打回岸。

http://youtu.be/5PwssRniO-E

相關新聞

留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