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uis專欄 / 《謊言的烙印》:童言無忌,人言可畏

2015/07/26|
by LOUIS
文/ Louis

特別喜歡在很安靜的深夜裡,冷冷的空氣看北歐的電影,總是帶著平靜又冷颼颼的感覺,很老實的說著一個個故事,讓人特別容易投入與咀嚼戲裡帶出的故事含義。但這部丹麥電影卻冷得有點刺骨,平靜得過於理智與寫實,醞釀出一種近乎變態的絕望與張力,壓抑得無處釋放。

「 你相信小孩會說謊嗎?」

這是在觀影後我不斷的問身旁已經有小孩的朋友,大多數人都說應該不會吧,有些人說會啊但都是些無傷大雅的童話般謊言,當進一步詢問說,若有一天你的孩子告訴你,你最好的朋友做出一些侵犯你孩子的行為,你會怎麼做?每個人都四目相交,試圖捏造一些大仁大義的措辭,但在他們停頓的那幾秒其實答案已經呼之欲出,相信大多數人將會毫不猶疑的相信自己的孩子,來譴責那個所謂的嫌疑犯吧。這是一個覺得值得討論與深思的話題,帶來的骨牌效應是非常有影響力的。

大部分人都一直認為,孩子是天使,他們既單純天真無邪,根本不曉得撒謊或做一些傷天害理的事情,但其實現實真是如此嗎?孩子是單純的,但不代表他們不懂得撒謊,他們相信童話故事,他們可以把一些非現實的故事當成是事實,他們不懂得隱藏喜怒哀樂,當他們憤怒討厭一個人,他們可以用很直接的方式來證明他們的感覺,這可以是一個動作,一個謊言,而最讓人心寒的是,他們不知道這些行為帶來的傷害是有多大,大到足夠摧毀別人的一生。戲中的小女孩就是撒了一個謊,她根本來不及分辨對於錯,也許她在家裡缺乏父母的感情呵護,導致她更親近爸爸的好朋友Lucas,這是一種愛,想要被注意關懷,被呵護的感覺,但當她送禮物想表達自己時被拒絕,那種失去關懷的感覺又回來了,導致她編了一個謊,童言無忌,她也許做錯了,但可恨的不是這個謊言的源頭,而是跟著源頭不斷延伸的效應,效應的帶領著卻是一群懂得分辨對錯是與非,經過人生歷練的成年人。

這些所謂的「成年人」,是最讓人憤怒與作嘔的部分,他們總是以群體自居,當發生某件反社會群體行為時,他們就會開始維持公正,伸張正義,但他們所謂的公正,所謂的正義,卻根本不需要什麼證據,也不需要對嫌疑者有什麼疑問,他們只需要道聽途說,每個人都那麼說,那就是真的了,他說他是小偷,他也說他是小偷,雖然我沒看到他偷東西,但每個人都那麼說那他應該是小偷吧。人云亦云的人是非常惡心的,他們不止缺乏自己的分析能力,也缺乏尋找真相的動力,對某樣人事物做出嚴厲的指責愧罵,批評,排斥,蒙著雙眼與靈魂卻嘴上高傲的喊著所謂的正義感,這就是社會群體最嚴重的病態,這就是如今大部分人的價值觀。謊言帶來的殺傷力如此強大應該歸咎於這些未經思考,價值觀出現嚴重問題的道聽途說者,他們的愚昧與無知是真正謀殺某些無辜人的人生與名聲的最大兇手。一個謊言,兩個流言,這種骨牌效應如同漩渦般把清白的人傷得體無完膚,有些內心脆弱的人因此走上絕路,或從此一蹶不振。我們現實社會多少如此相似的案子,那些網路霸凌傷害了多少個人,那些斷章取義隨波逐流卻寫出無數極端侮辱批評辱罵的人,又有多少個真正了解,甚至是真正認識他們所攻擊的那個人呢?

整部電影幾乎大半部都異常靜態,無辜的主角身邊都是一群先入為主人云亦云的病態社會群體,看著他被唾棄,被排斥,被毆打,被欺負,心中一直隨著這些種種無知的行為一點點的累積著憤怒,卻無從發泄,這時會延伸出一種想要報復社會的沖動,這讓人深刻的體會到一些新聞裡的冷血校園殺手,或一些用自殺來宣泄不滿的人,誰才是真正導致這些悲劇的發生,這是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反省慎思的。積壓已久的憤怒終於在教堂那幕一次過爆發宣泄出來,得到了小小的解脫,但內心還是感覺非常郁悶與心寒的。這場戲一氣呵成,導演拍得異常平靜,仿佛聽到Lucas從善良理智到絕望吶喊的痛苦聲音,這種戲劇張力是非常震嘆稀有的。

“The world is full of evil but if we hold on to each other, it goes away. ”

看看我們的周圍,我們如今的社會,其實很多類似的事件不斷的在我們周圍發生,我們可以是獵人,也隨時可以是別人的獵物,拿起獵槍的那刻開始,必須自己承擔自己種下的因果。一些人總是樂觀的相信時間能淡化一切,心暖花開的大團圓結局,一聲響亮的槍聲把童話打回現實,一股寒意彌漫全身。

如果你和我一樣被那一槍打醒,

證明了我們都是天真的以為,過去可以抹去,不留一點痕跡。

相關新聞

留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