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ph專欄 / 《廢青同盟》:夾縫中求生存的臥軌青春

2015/09/18|
by Steph
文/ Steph

《過於喧囂的寂靜》(The Tribe)同樣是描述教育體制下的弱勢族群,有著跟外面世界一樣殘酷的群體階級中,個人如何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而那沉默的暴力訴說已然震撼我對蘇聯教育體系的認知。一直想不通到底是什麼樣的制度能創造出這樣一群不知道德正義為何物,卻能在社會中游移自得的群體。影片中缺席的大人、所謂體制的掌權者,似乎透漏著一絲線索。後來看了《廢青同盟》(Corrections Class),描述俄國一個專收殘缺學生的特教班裡的同儕生活,在師長的漠視與缺乏關愛下,衍生出種種扭曲事件,旺盛的青春生命力在夾縫中殘喘冒出;相反於《過於喧囂的寂靜》,大人在此片中扮演的角色舉足輕重,除了讓我對這個出問題的體制有更深的了解之外,更讓我感受到那份靠著渺渺微光, 拼了命伸展卻只會往更荒蕪之地而去的絕望 。

Lena的母親年事已高,卻還是每天千辛萬苦的用輪椅送有肌肉偉縮症的Lena穿越鐵軌、泥濘洼坑,還有一階階不解人情的樓梯到沒有無障礙設施的學校,面對的卻是學校師長的冷酷無情。原來所謂特教班,不是需要特別教育與幫助的班級,而是一群被流放到邊疆,沒事最好不要越界打擾的多餘出來的學生。他們的老師得過且過,他們的工友嫌他們弄髒了地板,他們只要不製造麻煩就謝天謝地。而他們自己也許已經被體制化,打算過著沒有明天的日子,沒想其實有機會翻身成為正常人的一份子。直到Lena的加入,激勵他們通過委員會是唯一的機會,是真正臥軌之後的重生。

特教班學生的日子是黑暗的,心是自卑的,但她像太陽一樣,一轉進班級就照亮了其他人,給他們發現人生的機會,甚至也給了他們初嚐愛情的滋味。我看見Anton與Lena之間令人溫暖的互動,喜歡她的男生們爭著要去接她上學,眾星拱月,黑夜為她而亮。但我卻忘了,他們的心,也是易碎的。Misha的一席與輪椅共舞,一下子深情款款摟著轉圈,一下子又憤恨怒擲,最後一把火,燒了Lena賴以為生的東西,也燒了Misha的純情。

他們的心是迷惘的,在同儕的吆喝、Anton母親的洗腦之下,Lena一夕之間,從太陽變成隕落的星星。故事的最後,幾乎所有人都成功獲得委員會的許可,轉到正常班級;而Lena與母親面對扮演法官的老師們,絲毫沒有反擊的能力,無人辯護也無人傾聽,棒槌一落,Lena的人生、母親所有的忍耐與付出都瞬間幻滅。「到底哪裡是屬於我們的走廊?」母親聲嘶力竭的質問工友、質問自己以及全世界。

第一次Lena奇蹟似的站起來,是她臥軌之後發生,那是身體之死;第二次站起來,是在法官的判決及母親的崩潰之後,這是心靈之死。越接近死亡,越能重生。

有人說Lena最後其實死了,所以母親才有幻象,但這不再重要,對我來說這顆隕落的星星持續的用意志力,抑或怒火燃燒,踩著的每一步,都代表已經置之死地而後生了。

最後分享煞費苦心找到的Lena重生之步片尾曲,音樂前奏好重的節奏,恰好搭配著她的每一個站起來的步伐,一步是丟掉自己的青春、一步又丟掉自己的單純,隨著音樂漸強,她繼續更加堅定的走,越來越有生命力 。

https://soundcloud.com/denis-ruban/rain-washing-away-memories

相關新聞

留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