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狂熱] 什麼原因製造了這些變態?重新解析電影當中的「變態殺手」

2015/11/24|專題報導
by hsphere

過去,驚悚電影中出現了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甚至寒毛直豎的變態殺手,這些角色從沒有隨著時間而降低觀眾對他們的恐懼;他們的行為、他們的思維在故事發展中也許令人不解、做噁、厭惡,因此讓我們將之冠上了「變態」一詞,不過,是什麼樣的原因製造了這些「變態」?是什麼樣的環境讓這些人做出了一般人無法想像的行為?這些角色背後代表的又是什麼呢?(內文有劇情透漏,請斟酌閱讀


《沉默的雙眼》:全球恐怖攻擊


即將在本週登場的《沉默的雙眼》(Secret in their eyes)由三位奧斯卡演技派演員主演,描述一場糾纏超過 10 年的兇殺案,過程透過三個角色的交集,如洋蔥般一層一層解構無法猜測的真相,激起了結局延伸出「正義」的真諦;不過故事中的兇手為何會犯下這樣的行為?而他又為何可以不受到司法的制裁?原因在於本片故事背景定在 2001 年九一一恐怖攻擊之後,全美都如驚弓之鳥,人人自危,政府單位集結了全國的調查精英,嚴格監控恐怖攻擊,這名兇手與反恐任務也巨大的關聯,也因為這樣,才接二連三的有了如骨牌效應的悲劇產生。


其實,恐怖攻擊並不是一個單一的事件,它背後牽扯了許多資本社會與第三社會的經濟問題和政治問題,凡人只能在整個局勢外不明的觀察,同時驚恐著,最終會不會像《沉默的雙眼》的故事,因果順序的錯亂,為了防止災難而間接造成了另一個慘案?


julia-roberts-secret-30jun15-05


《私法爭鋒》:囚禁的心靈


一個人如果終其一生都關在自己製造的迷宮,他將如何打開自己的心房?又將如何融入社會?《私法爭鋒》的中文片名和本片主旨相去不遠,透過一場綁架事件探究了「私刑」與「正義」的天平,不過英文片名「囚犯們」(Prisoners)似乎能用另一種角度解析;綁架兇手是一名生理與心理都困在自己迷宮的人,他的綁架行為不求金錢,而是陪伴,一個「獄友」的陪伴,所以片名是複數,不是單數。


對社會的迷惘、對人生的迷失,造就了不少邊緣人躲在陰暗的角落無法出來,他們透過自己建造的城堡移動(拖車)找到自己的同伴,在別人眼裡也許是綁票,但其實,他們只是想要找尋迷宮的出口而已。


Prisoners-Paul-Dano-Jake-Gyllenhaal-1


《追擊者》:都市孤寂


一個心狠手辣的變態殺手,在犯下了多起兇殺案後,終於逮捕歸案,但從電影結局的畫面重新檢視這個故事,追兇的前警察和凶手都是這個都市下的寂寞心靈,彼此在這次的案件中找到共鳴和交集,他們都在體制外的行為中追尋在這個社會下的存在感,因此在最後,主角望著醫院外的窗戶,發現和他最熟悉的人,不是醫院裡的病人,而是生死對抗的敵人,他贏了這場戰爭,卻也輸了人生。


thechaser



《孤兒怨》:霸凌


《孤兒怨》是一部從內到外都相當變態的電影作品,講述了兇手不同時期的轉換與變化,同時還能在劇情上逆轉回來,不過也因為這個不一樣的個體,讓他在成長的環境受到歧視的眼光,不也就是現實社會中層出不窮的霸凌現象嗎?在一個團體中,只要有一個不易融入的角色,就會受到欺負而離開主流社交圈,對於《孤兒怨》這部片來說,也許就是一個完美的報復吧。


iforphan087


《香水》:感情關係中的佔有慾


很少一部電影可以將一個連續殺人犯的行為描述得如此美麗,電影從一個死亡開始,回顧他所留下來的「遺產」,《香水》是一部透過取之性命而留下味道的故事,但是它也是一種感情關係中的佔有慾,這樣的佔有慾一旦過頭,就是控制狂,而對關係的迷戀也轉化成戀物癖,如《重慶森林》當中的肥皂、毛巾,《香水》就是來自女人的體味。


perfume-the-story-of-a-murderer-428610l


《驚魂記》:戀母情結


希區考克的經典之作,驚世駭俗的劇情、精準的剪接、招牌的詭譎氛圍,50 年後依舊不朽,不過省思諾曼貝茲奇特的思維、偷窺行為和變態殺人舉止,都跪就他心靈扭曲的戀母情結,他將他對母親的愛戀至死之後都不曾消減,甚至轉化到自己身上,繼續投射、愛戀,這兩種人格形成了矛盾的拉扯,母親的一面會消滅所有他認為對兒子有害的人事物,而兒子一面則無法壓抑對新奇事物的好奇,讓這間彷彿孤立在體制之外的貝茲旅館,變成名符其實的「鬼店」。


psycho-anthony-perkins-as-norman-bates

相關新聞

留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