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na專欄 / 屬於自己的年度10大私藏電影

2015/12/25|
by Anna
文/ Anna

1.《刺客聶隱娘》(The Assassin):我並不是偏愛武俠片的人,但這卻是我的第一部最愛的,對我來說他不單只是討論江湖上的恩怨情仇,而是著墨在於常被壓抑的兒女情長,有時候卻不是能以一言以道之,彷彿就像那長距離鏡頭下的風景靜態畫面般,也許此時無聲勝有聲,冥冥都有他自然的安排。

26733060

2.《藍月》:這部不是2015年的新片,卻在2015年的臺北電影節因特別貢獻獎而特別放映,原是1997年的電影,自始自終從未有任何DVD,只因為當初柯一正在同時間交互看了許多不同的書籍,而引發出了這種為何不能隨意播放電影順序的靈感,因此選了五片膠卷,編上編號1、2、3、4、5,每次播放都能隨意調整順序,無論如何都能呈現出不同的合理性結局,什麼是藍月呢?當同一個月裡出現兩次月圓,第二次的月圓稱為「藍月」。裡面的男男女女糾結於各式各樣的恩怨情仇間,有說不出的曖昧,更有短暫相會的遺憾,或許只要能到見上藍月一面,或許就能許上願望而成真。

7ee7dc08-a80b-4e65-b073-fd0d2071f8a8

3.《女孩愛愛日記》(The Diary of a Teenage Girl):這部是瑪麗艾海勒導演於2014年的處女作,由自傳性色彩濃厚的同名圖像小說改編,於2015年在臺北電影節播放,故事背景設於70年代的舊金山,裡面的女主角就像在描寫屬於你我的青少年時代一樣,因為我們都曾從探索自己的身體而展開對於肉體的欲望,於是她愛上了自己的繼父,因為年輕,而不由自主的崇拜屬於繼父的那種成熟男性風情,當在追求愛戀過程中才漸漸看到了所謂的現實面,當繼父在面對責任時所展現的無能或甚至是懦弱的那面,才明瞭原來那是大人的另外一面,在每日透過畫作所畫下的日記中漸漸成長,並找到自己所要成為的大人是那一面。

960

4.《曼哈頓戀習曲》(Begin Again):這部於2014年平安夜上映的電影,主打的是從未開口唱歌的綺拉·奈特莉以及魔力紅主唱的亞當,但最令我期待的是因為這部片的導演,因為他在2007所執導的【曾經,愛是唯一】是我心中最愛的音樂電影之一,一場練習曲不只是音符上的練習,更是遊走於音符間的情感學習,也許不小心在其中一個音符就跳音離開,更有可能在下一個和旋中再度找回共鳴的音頻,這部片不只「Begin Again」這個片名,另外一個名為「Can a Song Save Your Life?」,我想答案是確定的,但前提是你必須擁有一份自己的歌單。

 

5.《貝禮一家》(La Famille Belier):於2015年金馬奇幻影展播放,一家人雖然全家都為聾啞人士,只有一個女兒會講話,平常一家人的相處都看似自然和諧,卻沒想到的其實各自骨子裡卻仍帶有自卑或甚至不理解彼此的思維,一切只因女兒想要學唱歌,這對她的家人來說卻是莫大的打擊,因為第一他們無法唱歌,二來則是女兒離家,那他們的生活該如何是好?原來平常口中所說的愛卻在彼此生活模式被打壞時,轉為了傷害彼此的最佳利器,一邊是父母的百般不諒解,另一邊卻是女兒心中的千萬種委屈,一家人的愛要如何重新談起,卻看似好像發生在我們的身旁似的,常常掛到口中的愛到底是屬於自我的愛,還是真正為對方的愛呢?唯有好好理解才能做出屬於愛的決定,片中我最喜歡的一幕是爸爸坐到女兒的身旁,手輕輕放在女兒的喉嚨上要聽女兒唱歌,雖然爸爸聽不到任何音符的哼唱,卻透過喉嚨的起伏波動而能感受到那音符旋律下的跳動。一邊看著女兒專心哼唱時的愉快表情,我想這就是一家人間最真摯的對話了。

050377

6.《鳥男放風去》(Out of Nature):這部還沒上映就很出名了,但出名的卻是這個男主角的屁股,因為他的屁股就這樣放在2015年臺北電影節目單的封面。片中的男主角雖然成家立業卻仍舊嚮往所謂的自由,或許是渴望那個屬於自己的個人時光,於是決定去野外健行,當你是自己一個人時,彷彿就像鳥兒般的自由自在,更會期望是否會來場美麗的邂逅,最後終於在小屋中碰到了年輕的女子,但直到脫下褲子的瞬間,才發現原來自己要的不是這樣美麗的豔遇,而是那曾被自己鄙棄的日常生活,懷念的卻是那個有著老婆的碎念聲、孩子的哭鬧聲的家,我想起有人曾說過:旅行中什麼都浪漫,而真正難過的是生活,我們所要長久經營得更應該是如何生活,而不是靠著旅行逃避生活。

Out_of_nature_Still

7.《小王子》(The Little Prince):你我心中都曾住著一個小王子,他偶爾離家出走,或是常駐於此,原來要成為大人很容易,因為環境會逼著你長大,儘管小王子也不意外,最後仍舊忘記自己原本的身份,其實無論是大人或小孩都一樣,並不是形體長大了就代表一切都變了,更不是因為自己不是小孩,就不敢勇於做夢,聖艾修伯里留下這本書提醒我們要記得做夢,更要用心去看待一切,因為重要的東西是要用心認真看待的。

the_little_prince_2015_movie-2880x1800

8.《鳥人》(Birdman):這部片採用了大量的長鏡頭片段,劇情描述中年過氣男子在現實層面與過去成名的自我拉扯,台上雖為舞台劇彩排,台下卻彷彿為找回自我而不斷彩排,一幕一幕逼近人臉的長鏡頭拍攝下更能看出每個演員的喜怒哀愁,他們不僅在舞台上演出角色的特性,更像是要磨練自己般的希望能夠將自己演好,種種情愫在最後的正式演出時,槍響發出『砰』一聲,雷根倒地後,贏得滿堂彩的精彩結局,反諷的卻是那是真槍實彈。雖然雷根命大未死,但當看到電視上自己重新贏得名氣時,卻未有過往般的喜悅。原來真正的喜悅是打開窗後的擺脫,我們沒有人知道雷根的結局,只能透過女兒珊姆眺望天空的神情去推測,也許雷根就像鳥人自由自在的幸福飛翔吧。

BIRDMAN_gallery_cover_photo

9.《憂傷大象之歌》(Elephant Song ):我會看這部片是衝著札維耶多藍,但看完之後完全能理解為何他會搶著要演這部片,故事中圍繞著因為一個瘋子與一則案件的調查,誰會尋求瘋子的協助,唯獨在這件案件與瘋子有關時,但誰能看清瘋子所要求的是什麼?因為瘋子講的話從來沒人會認真放在心上,所以瘋子能夠遊走於其間而最後得到自己所要的解脫,儘管故事本身或許是一首憂傷的歌曲。但在憂傷背後歌誦出愛的重要,而這也正是多藍所一直要傳達給我們知道的。也許我們在電影裡面失去了麥可,但我們卻可以在身邊拯救更多麥克,誰不渴望被愛,而那樣的愛不帶有任何偏見、利益,而是真真切切的愛最真實的自己。最真實的愛,彷彿就像動物們奔馳在非洲大草原上一樣的自由。

elephant-song-1

10.《西部緩慢之死》(Slow West):導演用了另類的手法來拍攝美國西部片,故事的起端源自於蘇格蘭追求愛的過程,因為愛讓他跨海前進美國科羅拉多州,但卻不知道自己深愛的女人是被通緝的頭號要犯,而這個地方卻是龍蛇混雜之處,在途中結識了神秘客賽勒斯,為了錢願意保護他性命而護送他,而這一行列尾隨的人都知道他們所要前進的不單純只是一個女人,而是只要獵殺了就能得到豐厚贖金的懸賞。全片藉以這堂尋愛之旅探討出人性間的黑暗與良善,更藉以黑色幽默而沖淡其背後的沈重。

maxresdefault

相關新聞

留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