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 TALK VOL.3-海上拾荒者陳信助的《看見台灣》

2016/04/27|
by seboxhong

文字:Sebox / 攝影:王愷云


狂熱球最新推出的企劃「Hs Talk」來到了第三期,第一期的調酒師 GN 以台灣人的身分,代表紐約參加世界調酒比賽,於美國時間上週日晚間拿下了全世界冠軍,身為一個台灣人,這樣的榮譽著實讓人感到驕傲。不過除了世界比賽的冠軍頭銜以外,台灣還是有許多人默默地跟自己比賽,秉持著「有幾個觀眾,就有幾個故事」的理念,我們這次請到了負責籌劃北部海灘淨灘活動的陳信助先生,與我們分享這幾年在海邊照顧海灘的心得,更與大家聊一聊他是怎麼《看見台灣》。


TAI037U120613


與陳大哥訪談的早上天氣不慎理想,從台北到基隆的路上飄著綿綿細雨,下車後迎面而來的是黏膩的海風與熟悉的海水味,身為一個高雄出生的孩子,海邊幾乎是我沒事就會報到的休閒場所,相信對於基隆在地長大的陳大哥也一樣。從 2015 年 2 月 28 日的第一場淨攤開始,陳大哥招集各地人馬,開始在北部的許多地區進行淨灘活動,而只是單純地因為一個生態保育的影片,讓他理解到住在這片土地上應該扛起的責任與義務。


「那時候是看到由一個夏威夷人發起的 Rethink 團隊,他在小琉球等地都在推動淨灘等類似的活動,你可能會好奇為什麼一個美國人要到台灣來做這種事情,那時候我在看他們的影片裡面他說:『這是你們的台灣,但這也是我的地球。』這句話讓我非常感動,所以我就從 2014 年開始籌劃,過完年後我就開始了。」


同行的夥伴參與了前幾個禮拜陳大哥舉辦的淨灘活動,儘管不像 Rethink 團隊有著不同的媒體協助打廣告,還是募集了 200 人前來幫忙,每一次淨灘都能夠清出至少 2 噸以上的垃圾,也就是將近一台小客車重量的垃圾。陳大哥這兩年來舉辦了 12 場的淨灘、淨溪活動,每一次清理出來的垃圾量都令人驚訝。不過我們常說「預防勝於治療」,淨灘的確是一件令人敬佩的苦差事,然而回到本質上似乎還是一種治標不治本的作法,對於這個問題陳大哥給了我一個滿意且令人充滿力量的答案。


「人類因為貪圖方便所製造的一次性垃圾,包括塑膠、保麗龍等等的容器,都是海灘上最常見的垃圾,我一直都在推廣大家避免使用一次性的塑膠垃圾,除了海上我們無法可管的海洋垃圾以外,真正我在海灘上看到的都是,寶特瓶、吸管、塑膠袋,這些我們每天生活中都會製造的垃圾。而這些志工來淨灘一次之後,透過我們的宣導與解釋,他們會更了解自己手上撿拾的垃圾,都是平常生活中非常常見的物品。我相信公德心是會傳染的,當大家因為這些垃圾感到不舒服的同時,他們就會知道以後要減少使用一次性的塑膠製品。」


陳大哥說有一些人來淨灘在休息的時候會到處拍照、打卡,這樣也是一種傳播的方式,除了參與淨攤的人因為身歷其境而感受到的體悟,社群媒體的力量也是推廣保育生態最好的方式。與陳大哥的談話之間非常愉快,活力充沛的陳大哥也拿出了許多他在淨攤時撿到的寶物,伊朗的洗衣精、韓國的塑膠酒瓶、印尼人寫的瓶中信,甚至還有美軍的防毒面具。陳信助知道這些都是過去的人類造成的傷害,身為人類的一份子,他也應該要付出自己為這個地球療傷。



0G2A6577


我們在齊柏林執導的《看見台灣》裡面,從高空看見了我們美麗的島嶼,我們美麗的台灣。吳念真在旁白裡面表示,透過這樣的角度與高度,我們才能真正去理解台灣,理解他的美麗跟哀愁。儘管陳大哥想要透過《看見台灣》來讓我們感受這片土地的美,我卻在電影與陳大哥的行為中感到有趣的衝突。


《看見台灣》利用空拍技術帶給觀眾前所未有的視覺體驗,讓我們從高空中體會台灣的美麗。陳大哥雙腳踩在地板上彎著腰撿拾垃圾,讓參與者最直接地與這塊土地相處,「坐而言不如起而行」是我們從小就十分了解的道理,然而《看見台灣》說出了這塊土地的美麗,卻沒有真正解決這塊土地的哀愁。


「最大的問題還是缺乏資源,因為像我們這樣的環保淨灘團,是屬於自發性公益活動,但參加的人都是一般民眾,我們沒有辦法請來怪手幫我們夾垃圾,沒有多餘的資金買配備給大家,大家都是帶著自己的夾子前來幫忙。舉個例子,像是我們 5/15 即將要舉辦的魔鬼海灘淨灘活動,最主要面對的問題並不是人不夠,而是那個地形非常需要大型的吊車來幫忙搬運垃圾,否則一般人連走那條路都會一跛一跛的了,更不要說一個人要揹幾公斤的垃圾走上來。」


陳大哥笑說他有一個長期跑馬拉松的朋友,看起來身體非常健康且運動細胞非常好,但跟著他一起走下魔鬼海灘,還是免不了摔個幾下。然而,在這樣說笑的過程當中,真正令人難過的是對於環境的保育與修護,沒有辦法獲得政府的幫助與支持。儘管與環保局長談過了幾次,也獲得了幾張政府給予的「獎狀」,感謝陳大哥對於基隆當地環境保育的用心,實際上政府除了垃圾袋、手套這些基本的資源以外,好像沒有辦法將這樣的行為視為一次正式且正面的生態保育活動,不論是在人員招募、支援的分配,甚至是消息的傳播,而這些都在消耗民眾對於土地的愛心與耐心。



0G2A6572


這幾年來陳大哥沒事就到海灘旁邊觀察垃圾,目前根據數據統計,海洋垃圾最多還是來自臺灣本地,其次是中國垃圾,除了地緣關係以外,事實上全世界的海洋污染物裡面有百分之二十八是來自中國,基本上每 100 件垃圾就會有 28 件是來自中國的垃圾,第三就是韓國漂流過來的垃圾。我們在努力追求「國際觀」、「國際化」的同時,這一些垃圾沒有服貿的加持也來到了台灣,這一些垃圾沒有載歌載舞也來到了台灣,我們汲汲營營地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取得一定的高度,更多的資源製造了更多的消費,更多的消費卻也帶來更多的垃圾。


「你不要以為台灣的海灘看起來都很漂亮,其實裡面每一吋都是受傷的土地。」


聽著陳大哥語重心長地說出這句話,心中感受到的是他對於台灣這片土地的熱愛,儘管淨灘的籌備需要長時間的經營與維持,淨灘的過程再怎麼危險,陳大哥沒有一絲抱怨,他懂得來淨灘的人會累、會不舒服,做得多做得少,他從來也不埋怨來幫忙的大家。因為他知道來淨灘的人已經超越了那些只說話的人,他知道土地孕育了每一個人,每一個人都應該要好好保護土地,就算必須獨自一人背著一袋袋的垃圾翻山越嶺,對陳大哥來說也是甘之如飴。


作家吳晟說孩子是我們最甜蜜的負荷,或許對於這片土地來說,人類也是它最甜蜜的負荷,然而我們在每一次使用一次性的塑膠產品,或是每一次貪圖方便而隨手丟垃圾的同時,那份甜蜜卻也再一分一分地減少,只剩下難以承受的負荷。去戶外走走吧!看看這塊總是沉默支撐你的土地,身上那一片又一片的傷痕,讓我們一點一點彌補過去所犯的錯,讓我們再次成為甜蜜的負荷。


更多淨灘活動:5/1外木山淨攤5/15惡魔海灘淨攤

相關新聞

留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