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ion專欄 / 《台北焦油》:年輕人的台北之死

2016/06/01|
by Odion
文/ Odion 

台灣影迷最喜歡的電影類型之一就是魯蛇電影,舉凡大家耳熟能詳的《啊!柏林男孩》、《紐約哈哈哈》等,台灣也不少導演曾經挑戰這類題材,但要玩出一些台灣氣息的「魯」卻是異常困難,《台北焦油》則是完美達到這一目標。

本片描繪兩男一女的台北魯蛇,男生分別是畢業兩年依然在台北鬼混的廣播系魯蛇、玩音樂的鹿港魯蛇,女生則是曾是星途看漲的天才演員。三人終日在桌遊店打混,嘴裡除了文藝話題之外就是一些瑣碎的日常廢話。

《台北焦油》在片中有多位作者導演的印記,大量的致敬片段雖然在某層面來看模糊掉了胡智凱導演本身風格的光彩,於此同時如何把致敬一定程度的內化,成為全片至關重要的問題。片中舉凡《恐怖份子》的照片牆、《千禧曼波》的天橋都有非常顯著的致敬橋段,甚至是對白、女主角人名等都不斷讓人想起楊德昌、侯孝賢的作品、除此之外片中音樂與戲劇動作的搭配也非常有賈木許的神韻。

正當大家替導演過度遊走在致敬與失去自我風格的危險邊緣時,胡智凱導演在對白中時不時加入機智的諷刺與幽默,頓時之間上述的致敬不僅僅成為單向的致敬,而能夠在譏諷中產生另外的矛盾感,而這矛盾感又能與三位主角游移的人生狀態產生呼應。同時身兼導演、配樂的胡智凱,讓片中拍片魯蛇、玩樂團魯蛇也與他自己本身產生的互文性。

充斥全片的「魯」味,非常能夠貼近年輕人的日常生活,從親戚人生問題大考驗、自我與社會期待落差等,都非常具有代表性,但另一方面提昇強烈衝擊的感受,反倒是片名《台北焦油》中的台北二字,台北兩個字把片中散漫的魯生活限定在了特定的時空背景之中,成為三位主角人生的逃脫不了的巨型牢籠,更把台北所象徵的政經環境與壓迫感在影像中巧妙融合,例如開場那連綿不絕的高架橋;例如那段失敗的公路旅程;例如牆上《台北抽搐》的海報。整部片的格局也就藉由台北二字拉抬到了城市,甚至是整個鬼島年輕人集體命運的格局。

粉絲專頁:www.facebook.com/MovieXMusic

相關新聞

留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