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ion專欄 / 《魔獸:崛起》:我看的不是電影,是青春

2016/06/20|
by Odion
文/ Odion

暴雪公司出品的魔獸系列遊戲是許多人的青春回憶,線上遊戲《魔獸世界》更曾經盤據台灣市佔率最高,在中國亦是如此,中國甚至曾經為了防止玩家過度沉迷頒布限時令,當年熱門程度可見一般。作為一個死忠玩家,能在大螢幕看到整個世界的重現是非常動人的,例如看到鐵爐堡、暴風城影廳內馬上就傳來一陣驚呼,由此可以看出本片對於玩家的號召力。

暴雪公司為整個魔獸世界觀打造了極為縝密完整的歷史故事,本次《魔獸:崛起》的改編僅為原始歷史本文的其中一小段。雖然電影做為獨立的藝術表現形式,應該具有電影對原始文本的特殊詮釋角度,然而傳奇影業企圖仿造漫威影業的英雄世界觀模式,打造一個魔獸的電影世界觀。這一情況下電玩原始文本就已經極為完整的狀況下,電影改編的每一個劇情更動都會深切的影響世界觀的發展。

《魔獸:崛起》其實是融合了原始文本中的兩段故事,分別是第一次獸人戰爭與守護者麥迪文的墮落。這兩個故事確實是發生在同年代與時間,但其實原始篇幅足以拍成兩部電影。所以這樣的改編方式導致了本片資訊量過大、出場人物太多的窘境,導演鄧肯瓊斯日前表示希望能將《魔獸:崛起》打造為超越《魔戒》的奇幻大作,我們不仿來比較兩系列截然不同的改編策略。

《魔戒》的原著小說中,其實節奏遠比電影拖沓,因為托爾金耗費了相當多的篇幅去描繪整個魔戒的世界觀與設定,同時很細膩的刻畫了各國的王公貴族,這個狀況是與《魔獸世界》的歷史文本是類似的。但電影的篇幅並不適合太過瑣碎的設定說明,所以當時彼得傑克森大量刪除了這些解釋,同時也刪剪掉各國貴族諸侯的戲份,僅保留了各國皇室作為代表,另一方面彼得傑克森也大膽的調動濃縮了許多重要事件發生的順序與時間長度。

回頭來檢視《魔獸:崛起》改編做法,可以發現他是與《魔戒》背道而馳,太多的角色與太多的設定說明,導致電影的節奏過快,無法給予每個角色有更深度的刻畫,這是全片最為失敗的改編,畢竟角色才是撐起整個世界觀的關鍵,同理可證於漫威的改編策略。當其他成功案例大家都在濃縮原始文本,《魔獸:崛起》則是選擇將兩個文本合一,導致整個電影的節奏不知道該偏向洛薩的暴風城,還是偏向守護者麥迪倫。

最後則是要談到原始文本的後續發展,本片的某些設定有大幅度的更動,與原始設定有很大的出入,甚至是影響後續重要歷史事件的關鍵點。例如原始文本中第一次獸人戰爭是結束於國王被暗殺與暴風城的淪陷。《魔獸:崛起》卻讓暴風城成功守住,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票房考量不宜讓白種人被消滅?暴風城淪陷之所以重要,關鍵在於洛薩帶領王子流亡至北方的羅德隆王國,這一事件會影響後續許多英雄角色的人格養成,所以想當好奇若暴風城沒有淪陷,後續劇情會如何推進。

雖然本次改編評價普遍不高,也是不算太好的開局,但依然希望可以看到後續的作品改編,期盼可以看到完成度更高的作品。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MovieXMusic/

相關新聞

留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