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ckerTony專欄 / To你的電影:《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

2016/11/06|
by Rocker Tony
文/ Rocker Tony

「我們習慣於用口說的方式傳遞故事,但究竟有多少能夠讓人真心體會」


我們永遠無法體會別人的故事,但這個世界的人需要知道。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是李安導演的全新作品,在台灣想必一定是話題十足。這次利用全新技術,打破大家對於欣賞電影的格局,雖然是超突破,但票價自然也是超突破啦!對於技術我可能不是很在行,所以也無法說這樣的電影技術對於觀影者來說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但對於不喜歡3D電影的我來說,這部電影卻讓我一點厭棄的感覺都沒有,而且我還是坐在第三排!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所要呈現的是一段真實發生的故事,但對於現代人來說卻是難以體會的戰場故事。相差半個地球的兩地,有著截然不同的生活環境。我們聽過許多故事看過許多新聞,但難道這些就是我們所知道的所有嗎?難道我們自認為的感受就真的是當事者的感受嗎?相信除了戰爭這種例子之外,現實生活中還是有許許多多這樣的例子在,一個我們常常用幾句話敷衍帶過的事實,真的能靠我們用這些話來表達事情的全部嗎?尤其是感謝之詞!

這部電影以比利林恩一群榮耀回國的美國士兵,在德州感恩節上進行中場表演。在回到美國後的這些生活與他在伊拉克所面對的事物截然不同,他在戰場上看過生死,他在美國享受著美好,但這一切到底什麼是真實?導演李安利用慶典的絢爛以及戰場上的烽火,進行強烈但又和諧的對比,不只是想要表達戰後的創傷症狀,更想要突顯角色內心對於回歸的疑惑。沒有人想要親臨戰場面對死亡,他們不喜歡殺人,他們付出生命面對每一天,但回到美國開始懷疑哪裡才是他真正的歸屬,因為在美國的一切似乎都變的不真實了。

比利林恩的終究是比利林恩的

電影片名中《半場無戰事》變成《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李安表示是覺得這部片有PI的傳承感,所以就把比利林恩放進片名裡。但其實這也帶到了電影中一個核心的觀念,別人的故事是別人的故事,儘管花再多口舌花再多篇幅,我們真的能體會到當事者的心情嗎?

常常有人對於別人的行為或是付出,常常只是用「謝謝」兩個字表達敬意與感恩,但無論你再怎麼感謝,你卻還是無法感受到別人的辛勞。就像電影裡的比利林恩一樣,電影中的美國人以及那些自以為是的有錢人,他們自以為自己所了解的就是所有,當戰場的影片被傳到美國時,美國人民才感受到戰爭的真實,但對於這些軍人來說,這不是真實,這是事實,這是他們每天真真切切在過的生活。

子彈已經射出了,注定會打到誰就會打到誰

命定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很玄妙的定律。有些人相信有些人不相信,馮迪索所飾演的施洛姆一直秉持著這樣的信念。他認為每個人的命運就像一發子彈一樣,命注定會打到誰早在發射的那一刻就注定了。或許這是他說服比利林恩他屬於軍隊的方式吧,但在這一次回國的過程中,他在慶典的過程中,不時回想起在伊拉克的景象,與此時產生了絕妙的對比及銜接。彷彿世界到處都是戰場,彷彿世界處處是危機。

發射出的子彈是沒辦法抓回來的,它必定要跑完它注定要經過的路程才會停下來。人生是否也是如此呢?當我們決定了一個道路,就該讓它走完,不該時不時的想要回頭想要重來。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凡做過必留下足跡,有時候當一些事物已經變成我們生命中的一部分時,我們想怎麼逃也逃不了的。

一個必須被大家知道的事!

電影過程中,一個好萊塢製片(克里斯塔克飾)想要把比利林恩一群人的故事拍成電影,在這個不斷遊說投資者的過程,難免碰到許多閉門羹,但在最後他跟比利林恩說了他們的故事一定要被人知道,這個國家的人必須知道。有許多潛藏在這個世界上許多角落的故事,我們都不知道,對於那些我們不了解的世界,我們是如此的陌生及無知。我們用那些我們自以為的方式在解讀其他世界的生活及遭遇,但其實只是一再的誤解他們及標籤化他們。

當事情需要被注重時,是需要被大力提出的。全球暖化的議題一直都是大家長久以來都在提倡的觀念,但是這麼多年來,真的有多少人在改變呢?生活在已開發國家的都市人們,對於這些觀念似乎抱著我知道但我沒感受到的想法在過生活,因為他們不是第一線的受害者所以對於一切的災害比較無感,當然這也是可以理解的。《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同樣把「戰爭」這種對現代人比較無感但卻一直存在的議題有感化,讓觀眾感受到那種無感的都市人,一直有感的士兵們的差別。以士兵的觀點讓觀眾去體會無感人的傲慢與自大。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把一個很深的觀念打入觀眾心中,就是同理。我們身邊有很多人,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跟背景,在面對相同的事物時,不同的人一定會有不一樣的感受跟反應,更何況是沒有經歷過那些事情的人。華麗的中場表演、殘酷的戰事生活,這段屬於比利林恩的故事依舊在他身上,儘管看了電影有了感受,我想這也只是他自己的萬分之一吧。

相關新聞

留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