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解構史派克瓊斯如何透過影像呈現角色的孤獨與疏離

2017/04/20|新聞快訊
by seboxhong

文/ Sebox


《雲端情人》(Her)上映後獲得相當高的評價,不僅獲得金球獎最佳劇本獎,以及無數獨立電影獎項,更入圍了奧斯卡最佳影片,這可以歸功於導演史派克瓊斯(Spike Jonze)強大的導演功力,這也包括他如何讓瓦昆菲尼克斯(Joaquin Phoenix)飾演的希爾多在電影中呈現出巨大孤獨,以及與人群、社會的疏離。日前 StudioBinder 製作了一支短片,解構史派克瓊斯如何在影像上呈現出角色的孤寂感受。


史派克瓊斯在尚未踏入電影拍攝之前,長期拍攝音樂錄影帶與廣告,1999 年推出了第一部電影長片《變腦》(Being John Malkovich)就獲得相當優秀的成績,而曾經擔任過攝影師的史派克,對於鏡頭語言的使用相當有自己的一套技巧,在《雲端情人》中,他與攝影師賀塔范賀塔瑪(Hoyte van Hoytema)就透過了一些簡單但相當有效果的影像安排,呈現出主角在這個大環境所感受到的寂寞與孤立。


影片中提到的第一個技巧就是特寫的使用,特寫能夠讓角色的臉部細節在大銀幕上清楚呈現,也能夠透過演員的表演感受到最個人、最私密的情緒變化。不僅在《雲端情人》中大量使用特寫鏡頭,在過去的電影如《野獸冒險王國》(Where the Wild Things Are)也同樣透過頭部的特寫鏡頭,營造出角色濃烈的感情甚至是脆弱的心靈。




[caption id="attachment_87904" align="alignnone" width="700"] 電影《野獸冒險王國》[/caption]

第二個技巧則與前者完全相反,透過大遠景的鏡頭來呈現角色與背景的大小差異,當故事中的角色覺得自己很渺小時,他與背景的對比就會讓角色看起來在實體上更加渺小,也呈現出這些角色就是現實生活中的某一個人的意象,與你我是如此相似、如此不那麼特別。




[caption id="attachment_87901" align="alignnone" width="700"] 巨大的城市背景讓角色更顯渺小[/caption]

蒙太奇的藝術在蘇聯導演庫勒雪夫發現不同鏡頭的組成能夠表達不同意涵後,被統整為庫勒雪夫效果(Kuleshov Effect),可以說是電影藝術相當重要的發現之一。這也成為史派克瓊斯在營造孤獨感的利器之一,因為孤獨與疏離都是逐漸出現的,而在《雲端情人》中我們透過希爾多過去與妻子的快樂時光,短暫地感受到過去對於希爾多的重要性與美好,約 30 秒左右的蒙太奇把觀眾帶回美好的回憶中,然後再切回現實生活的狀態,如此的反差能讓觀眾更進入希爾多這個角色,感受他感受的孤寂與疏離。




[caption id="attachment_87899" align="alignnone" width="700"] 快樂回憶的蒙太奇讓角色的孤獨感倍增[/caption]

最後一個技巧也是最有趣的手法,史派克瓊斯透過極簡的攝影風格,把特殊的技巧撇除後,呈現出影像最真實的一面,這樣樸實的作法能夠讓影像中的孤寂感更加被放大,帶出「少即是多」的有趣對比,越簡單的鏡頭反而更能讓觀眾透過直接與影像的互動,建造起情感上與角色的連結,也就更能夠進入安靜、穩定的孤獨情緒當中。快來看看這個有趣的影片,或許下次有機會再看到《雲端情人》或是史派克瓊斯其他的作品時,也可以找找有哪些導演使用的手法讓你與主角更加緊密,進而觸動了你內心的情緒起伏。(NoFilmSchool


相關新聞

留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