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拍電影的永遠不是工具,而是你本身」 馬丁史考西斯寫給電影的一封信

2014/01/08|焦點人物
by seboxhong

貴為電影史上經典導演之一,馬丁史考西斯的地位已經很難用筆墨形容,縱然已經高齡71歲,近年他的作品依舊有著非常高的質量,包括了《隔離島》、《雨果的冒險》以及今年奧斯卡熱門《華爾街之狼》,而在他的生涯晚期,今天他公開發表了一封給她女兒的信,實質上卻是對整個電影生態、產業、歷史的一個回顧、期待以及展望:

親愛的法蘭西絲:

這封信要跟你聊聊未來,我從我的角度看未來,從電影的角度看未來,我認為也是從世界的中心來看未來。

這幾年我才了解電影在我成長的期間真正的意義,我也從小讓你看著電影長大,而當我開始拍攝電影的時候,電影產業非常的蓬勃,如今它正在走下坡。我並不是說那些已經拍好的電影不好,反而是那些「未來」的電影令人堪憂。

我的意思其實並不是絕望,我不是故意寫這些令人喪氣的話,相反的我認為電影的未來是光明的!

我們一直都知道,其實電影是一個事業,電影當中的藝術成分之所以可以呈現出來,也是因為它與商業維持了一個很好的平衡。不過我們這些60年代、70年代出身的導演,從未有這樣的幻想,我們只知道我們必須努力工作同時把持住我們所愛的事物,我們同時也知道我們將會面臨許多難熬的時期。而我也該意識到,在某些階段我必須將製作電影的那些麻煩、無法預測的事物最小化,有時候還必須忽視它,不過你知道在整個產業中,最無法預測的因素什麼嗎?就是電影本身,以及拍攝電影的那些人。

我不想再重複許多人已經寫過、講過的那些電影產業改革,不過我還是在拍攝電影上感受到許多鼓舞,包括了魏斯安德森、李察林克雷特、大衛芬奇、亞歷山大潘恩、科恩兄弟、詹姆斯葛雷以及保羅湯瑪士安德森;保羅不止在拍攝《世紀教主》時使用了70mm底片,他更在一些城市使用70mm膠卷放映,任何在意電影產業的人都應該感到感謝。

而我也繼續被來自世界各地的電影藝術家所感動著,不論他們來自法國、南韓、英格蘭、日本、非洲,縱然在創作上越來越艱難,但他們也都勇敢的把電影完成。

不過當我說電影的藝術層面和整個產業體系正處一個十字路口時,我並不是感到悲觀的。視聽娛樂以及我們所知道的電影,兩者分別往不同的方向前進,在未來我們認知的電影可能會越來越不一樣,包括了多個屏幕、更小的戲院、線上化...這些空間和環境的變化都是我無法預測的。

所以為什麼我依舊覺得未來如此光明呢?因為當初電影發明之時,是一種用很少的預算就可以製作的藝術形式。不過在我長大的時候這件事再也不可能聽到了,低成本的電影對於這個產業來說已經變成了一個例外。但是但是,現在已經完全相反了,你可以用你負擔起的相機拍攝出美麗的影像、錄製聲音,你在家就可以剪輯、做色彩矯正,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從以前的幻想而來,如今也都成真。

但當我們把一切的注意力都放在如何利用機器拍攝電影以及關注科技的進步時,有一件事必須記得:

「拍電影的不是工具,而是你本身。」

拿起一台相機開始拍攝然後丟到電腦剪輯出來是很簡單的,但是拍電影這件事,卻從來都沒有捷徑。

如果我的好友同時也是我的恩師約翰卡薩維蒂還在世的話,他肯定會使用所有可以用到的器具去拍好電影,不過他依舊會說著他一直強調的觀念:

「你必須要絕對的奉獻於工作,你必須全力以赴,重要的是你必須保持你一開始拍攝電影的那珍貴的熱忱,你必須用你的生命去保護它,因為以前製作電影非常的昂貴,因此我們不能感到疲憊甚至是妥協。然而,在未來你必須要逼自己面對更多困難,必須拒絕追隨潮流的誘惑,不能讓電影隨波逐流。」

這一切不僅僅只是在論述電影,因為所有的事情都沒有捷徑。我並不是說人生一切都會是艱難的,我希望你可以仔細傾聽你內心的聲音,就像那內心的光一樣。

那就是你,真實的你。


我的摯愛

爸爸

 

 

 

 

原文出處

 

相關新聞

留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