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電影史小教室:世界各地的電影啟蒙與濫觴

2015/06/15|專題報導
by seboxhong

文/ Sebox


上個禮拜我們聊到了電影的發明,相信大家對於「電影」這個媒介有了全新的認識,今天要來談談動態影像攝影技術漸漸普及化之後,藝術家與商人們是如何利用這個有趣的平台,發展出不同派系的電影風格,而這些電影風格又是如何影響往後的電影發展,就讓我們從頭開始說起。


一開始的電影長度非常短,盧米埃兄弟在1895年於法國咖啡廳總共放映了《火車進站》(The Arrival of the Mail Train)、《工廠下班》(Workers Leaving the Lumière Factory)、《水澆園丁》(The Sprinkler Sprinkled)等幾部短片,總共加起來有20多分鐘。這之中最有趣的就是《水澆園丁》這部電影,因為電影剛發明時,你無法想像對於影像語言毫無概念的創作者們,是如何看待這樣一項技術。對於盧米埃兄弟來說,電影就只是動態的攝影,所以他們的攝影機通常是放在一個地方,讓他持續錄影一直到底片跑完。《水澆園丁》則是第一部設計過的電影,以踩著園丁正在澆花的水管這種喜劇元素,讓電影不只紀實,更有了娛樂大眾的功能,也成為了劇情電影的濫觴。





uj.apertura.hu_02


在此同時,美國天才發明家湯瑪士安迪生(Thomas Edison)也發展出自己的一套電影創作方式,他的發明「西洋鏡」(Kinetoscope)讓觀眾可以透過窺看機器(Peeping-Show Machine)看到他所拍攝的影片。不過因為愛迪生認為電影是個人而非群體的活動,而且這樣的玩具將會隨著潮流消逝,所以他在電影上的發明仍然停留在西洋鏡這樣個人的觀影經驗,而不像盧米埃兄弟近似於現代觀賞電影的群體形式。此外,他也創造了第一個攝影棚「黑瑪麗」(Black Maria),利用特殊設計的機關,讓建築物的屋頂可以打開讓光線透進來,更使用圓盤式的機關,讓攝影機可以隨著太陽從東邊落到西邊的不同角度拍攝。



在當時還有一位優秀的電影創作者喬治梅里葉(Georges Méliès),因為他的魔術師身分,開啟了電影拍攝技巧、鏡頭語言甚至是剪接的討論,因為他在拍攝的過程中利用停機再拍的技巧,讓所拍攝的影像變出魔法。他也是第一個使用多顆鏡頭敘事的創作者,在他最知名的作品《月球旅行記》(Le voyage dans la lune)中,大量利用停機再拍的技巧,讓演員與道具有各式各樣的互動,也同時搭配舞台劇的敘事方式,完成了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敘事電影。





14


同時在英國,不同的鏡頭組合排列傳達出不同的意義這樣的理論也引起了許多人的注意,進而開始著手相關技巧的研究。英國的布萊頓學院由一群攝影師成立,他們以露天的場景創造看似真實的生活片段,進化了盧米埃兄弟的紀實性,跳脫梅里葉的舞台劇形式,讓觀眾體驗到被建構的真實。喬治史密斯(George A. Smith)製作的《祖母的放大鏡》(Grandma's Reading Glass)、《望遠鏡裡的景象》(As Seen Through a Telescope),除了發展出不同鏡頭的排列組合外,更發展出了最基礎的分鏡概念。當影像中的人從望遠鏡中看出,下一個畫面接的則是透過望遠鏡看到遠方的人們。而同樣是布萊頓學派的阿福科林斯(Alfred Collings)所製作的《汽車上的婚禮》,第一段拍出了一個老人正追著一對男女,第二段則是一輛汽車緊緊跟隨在另一輛後面,這樣的交換視角技巧也成為了追逐片的起源。



同樣研究鏡頭組合的蘇聯導演庫勒雪夫(Lev Kuleshov),以一碗湯、一副棺材裡躺著一個小女孩、一個男人的臉以及一名躺在椅子上的貴婦作為實驗鏡頭,打亂其順序再接在一起,讓鏡頭與不同鏡頭放在一起能夠呈現出不同的意義。而除了蒙太奇的研究以外,當時美國的艾德恩波特(Edwin S. Porter)也在敘事上面開創了一個里程碑,他所製作的《A Romance of the Rail》,雖然不像庫勒雪夫如此實驗性,但他成功的利用鏡頭與鏡頭的連結,創造了一個敘事完整的故事,也激發了愛情片這種類型的電影。



當時世界各地都有傑出的人才研究電影這個新穎又有趣的玩意兒,各國所關注的重點也都不盡相同,從鏡頭語言、蒙太奇到類型電影,創作者們拿出來自各個領域的獨特想法,為電影注入了新的靈魂。電影這個媒介也因為各式各樣的碰撞,產生出不同的火花,也讓製片公司、電影公司甚至是戲院,逐漸變成一種新興的事業。下週我們將會聊到電影院的大量出現,以及默片時期產量最大的黃金年代,狂熱球電影史小教室,我們下週見。

相關新聞

留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