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你最愛的王家衛電影
《重慶森林》vs.《我的藍苺夜》
《重慶森林》是我第一次接觸由內在獨白架構電影。那年我15歲,電影沒看過幾部。
很多年之後,才慢慢了解這部片的敘事手法以及對白。
面對一部看了這麼多次,擁有這麼多記憶的影片,我反而不知道要怎麼介紹。
因為它已經是屬於我生命的一部分。
每次再看,它還是那麼獨特,這就是後現代的特徵。
還是談談《我的藍苺夜》吧。
如果要把《我的藍莓夜》中從紐約出走的Elizabeth(Nora Jones飾)當作《重慶森林》裡從香港離開的菲(王菲飾),是絕對成立的。
「那天的雨特大,看著窗戶外邊兒,我看見了下雨的加州,我特想知道另外一個加州是不是陽光明媚,所以我給了我自己一年的時間。」
警察(梁朝偉飾)赴約去了「加州」pub,菲提前了一個小時去,又決定離開。
撲了空的警察租下了菲打工待過的速食外賣店,一年後菲回來,螢幕插入了當天晚上菲提早到了加州的鏡頭,以及這句內心獨白。
Elizabeth的旅程正好說明了菲去了哪裡,做了些什麼,心境有了什麼轉變,以及為什麼要出走。
「我走的那天晚上曾經來過這裡,」[Jeremy(Jude Law飾)開的cafe]
我幾乎要走進來了,但我知道如果我進來,我就還是那個原來的Elizabeth。我不想再當那個人。所以按下門把,又放開了。
我花了將近一年才到這裡,我從沒想到要這麼久。原來走到對街並不難,只看是誰在對街等你。
重點就是「我不想再當原來的那個人。」
影評家認為2007年的《我的藍莓夜》帶有1994年的《重慶森林》影子,這絕然正常的。
王家衛的每一部電影都是互相串聯的,我們可以在他的每一部電影裡找到其他任一部電影的片段。
雖然每一部的溫度並不一樣。
相隔十三年,若是把《我》說成是好萊塢版的《重》,其實並不公平。
這次王家衛請了Lawrence Block為他編寫英文劇本,電影配樂依然是電影的重點,許多鏡頭都是在王家衛腦中先有音樂,才誕生出來的。不過,不知道為什麼,已經不似《重》或是《春光乍洩》時,那樣的震撼人心。
但是在觀看這部電影時,有一種舒適感,你好像見到一個許久未見面,曾經跟你很熟識的朋友,的那種舒適感。
哭了兩次。
當然片尾是要哭的。
上面引述《我》的台詞,是摘自於王家衛的同名電影小說,其實跟電影裡的英文台詞有一點差距。
但是我也記不起來Elizabeth片末說的那幾句台詞英文原文是什麼了。
為了什麼哭呢。
我曾困在一條很窄防火巷裡,不知道必須花多少時間才能走完。
幸而我走出了那條巷子,找到了在對街等我的那個人,然後耳邊又響起熟悉的California Dream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