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最後一天》:輕盈地譜寫死亡

2018/09/19|電影作品討論

泰國導演納瓦波・坦榮瓜塔納利(Nawapol Thamrongrattanarit ),無論題材的選擇,獨特的影像形式,總讓我期待他的作品。新作《明天,最後一天》,劇情的結構,主要以幾部短片集結而成,參雜紀錄片訪談和死亡數據資料,反映導演對死亡所做的一些思考。



劇中各部短片呼應片名,先是概述角色的死訊,再回到前一天去看明天將死的人,他們是如何度過的?在幾部短片之中,我對其中一段姐弟對談,後姐姐因為意外死亡的故事較為深刻。主要是因為聲音設計,影片配樂從時間滴答的聲響切到無聲的影像片段,一張張影像無聲播放,讓人聯想到導演的《愛情悄悄來過》,36格底片循序播放,悼念人與人之間連結的脆弱,而電影院的氛圍也突然變得有些奇妙。在這部短片劇情結束後,觀眾才知道那些播放的影像是死去姐姐最後拍攝的作品,無聲代表姐姐時間停滯在那些照片裡,不再流逝。導演透過幾篇短片故事,分述他人將死之前各種可能樣貌,強調死亡不可預知,並以各種形式降臨在我們生活。





電影的配樂,讓我首先注意到的是時間滴滴答答在走的聲音,時間的感受莫名地被放大,像是有時候你搭電梯,在那個空間裡時間感變得有些不同。而電影螢幕左上角顯示影片時間長度的方式,也不斷提醒觀眾,此時此刻,我們的時間正不斷在流逝。影片為了和死亡的命題連結,穿插死亡的數據,自殺的數據等等,螢幕的左上角,隨秒數增加,死亡的人數也隨之增加﹙每秒鐘世界就有兩個人死去﹚。影片顯示的數據,強調時間和死亡都是不可逆的,我們無從讓它停滯,只能承接不斷變動的事實。



 



導演納瓦波・坦榮瓜塔納利有意提出死亡環繞在我們日常,不需畏懼死亡的到來。片中輕盈地配樂時常出現,搭配詩意的空鏡頭,亦或凝視死亡的長鏡頭,都述說死的無所不在。鏡頭語言的多樣性宛若要對應死亡的種種變貌,直指「無常」即是死亡原本的樣子。



 



我很清楚地記得,導演在穿插的訪談片段裡問過一個小男孩,你害怕死亡嗎? 小男孩回答他不害怕死亡,因為死了就什麼都感覺不到了,他害怕的是受苦的部分。確實,死一點都不可怕,但死之前所面對的痛苦,延伸出來各種複雜的情感,都難以避免讓人對死有所畏懼。從片頭導演訪談小女孩關於死亡的議題,小女孩不禁嚎啕大苦,對比劇情後段營造的淡然氛圍,訪談之間的正向內容,都將死亡導向一個並不沉重,死亡亦不如我們想像恐怖的論述。《Die Tomorrow》英文片名直白地告知明天將死,那對於今天是重要的嗎?或許,我們多是一如往常地度過今天,接續明天,在平常不過的生活裡與死亡共處。





《明天,最後一天》形似論文電影的概念,導演用心地把劇情短片、紀錄片訪談、死亡相關數據重整排列,進而提出導演自身對死亡的理解。略為可惜的是,紀錄片的訪談片段,縮限在導演自我的後設,並非延伸出更多他者對死亡的詮釋。電影紀錄導演階段性對死亡的些許想法,大量的影像訊息,顯示死亡並無想像中的沉重,而是輕盈地劃過我們日常。





歡迎邀稿:[email protected]


檢舉文章 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