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月先鋒》:沒有什麼比月亮更平靜的地方

2018/11/14|電影作品討論

當我在這部電影看到大量大量的手持鏡頭和超級大特寫甚至在很多室內場景依舊使用 16mm、35mm 呈現出的顆粒感,《登月先鋒》(First Man)某些技術層面的呈現反而凌駕在敘事上,可能較為乏味的線性敘事不是我們期待 Damien Chazelle 該選擇的手法,而像個紀錄片大大的對著角色臉部當作構圖和運鏡對於演員來說是個不太輕鬆的差事,所以 Ryan Gosling 以及 Claire Foy 的表現是比想像中還要好上許多的,當你無法運用肢體去輔佐你的表演本來就是相對困難的狀況,就上述那些技術層面的手法,確實在觀賞的時候腦中會想著如果這部片給 Paul Grenngrass 拍可能會更好,回顧他善於運用手持的攝影機運動營造出的壓迫感從《聯航93》(United 93)即可知道他的功力,在比例拿捏上他也可以從「神鬼認證系列」裡證明也可運用在動作戲較多的類型電影上,不過 Damien Chazelle 才 33 歲就勇於扛起 70mm IMAX 去呈現最後月球的樣貌就足以讓你去電影院看這部電影了。

這是電影技術的部分,也確實,《登月先鋒》從目前來看,攝影、混音、剪接與配樂討論度較大,與《樂來越愛你》(La La Land)和《進擊的鼓手》(Whiplash)的驚豔度相比失望程度是有的,可是有趣的是當我回顧電影最後尼爾拿著自己已逝女兒的遺物,輕輕地放在月球之上,才似乎了解 Damien 把登月這件事依舊建立在一個情感之下,它不像是《阿波羅13》般的任務電影,就算是他在上映前營造的就是一個任務電影,不過他想要述說的是登月任務這件事對於尼爾其實是一個更私密的旅程,一段對自己過去放下的旅程,一個工作性質極度危險的航太人員,對於生死議題始終無解,女兒的早逝是他埋藏在心中不想碰觸的傷口,就算是自己的妻子也是一樣,她的遺物在下葬那天無法隨著棺木入土,就這樣伴隨著尼爾一路經歷了這趟人類史上最困難的計畫,推著他的可能不是偉大的情操或是背後冷戰氛圍下的政治角力,而是他在找尋一個真實的墓地,一個讓他可以心無雜念的面對他始終不想面對的悲愴,或是他透過這個任務去尋找那個他曾經在他懷裡、天真無邪的女兒,他可能曾經失去信仰,對人生迷失,猶如他摯友的太太毫無目的的看著自己家裡坐車的後車廂有所思,他也許在想,如果他離開了這個世界,那我到另一個世界是否就有機會看到她?事實上沒有人比尼爾更清楚月球上的景象,他知道他的女兒不在這個荒蕪之地,在當下,他感受這片寧靜,無聲、無風、無雜念,就心理面與實際面,他終於瞭解他女兒再也不會回來,那個他曾經寄望的地方他已經抵達。

因為,沒有什麼比月亮更平靜的地方


檢舉文章 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