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寵》看的是角色們心機鬥爭?還是皇宮世界的結構樣貌?

2019/01/27|電影作品討論

這是導演尤格藍西莫在台上映的第五部電影。他先前作品風格鮮明,故事情節荒謬詭異,講現代人際關係的疏離冷漠,質疑教育、親情、愛情的運作機制,頗有挑釁觀眾意味;其中演員表演方式亦是特點,刻意講出不自然的僵硬對白,使演員演出「正在演戲的模樣」(這部份柯林法洛表現很好),藉此對應看似平凡普通、實際破漏百出的日常生活。《真寵》則不太相同,描述三百多年前英國皇家的宮廷爭鬥史,敘事緊湊精彩,角色認真入戲,共同組成一場逗趣幽默、節奏流暢的好聽故事。



若是一般導演,大概討論到這就夠了。但他是尤格藍西莫。世上若有科學研究試圖將全球當代藝術創作者腦部思維複雜程度做高低排序,他沒在百名也應該有千名內吧。那麼,該如何解讀這部片呢?(還入圍了十項奧斯卡,這獎項跟尤格藍西莫根本平行宇宙,誰會想到穿越蟲洞的這一天!)



《真寵》劇情的確只是宮鬥戲碼。華語觀眾對該類型尤其不陌生,看盡視頻裡滿滿迂迴心機與狠辣手段,口味鹹重;相較之下,應會覺得《真寵》還有更殘忍、更暴力、更虐心的發展空間。但這似乎不是導演想關注的,或許只是某種手段。他將電影時空設定在數百年前,以序號章節編排情節發展,聚焦人物往來的爭鬥心機,彷彿意在使用歷史軼聞與長篇小說的傳統敘事模式,講一段大家都習慣聽且喜愛聽的皇家秘史。



手段達成:的確好笑又好看(我幾乎以為這是導演為了證明自己也能有賣座喜劇而拍)。但目的是什麼?





我們或可從該片的攝影手法猜測聯想。皇宮裡的場景,有數幕是使用魚眼鏡頭拍攝,使畫面呈現廣角視野,卻又凹凸扭曲,像在有限視框裡試圖呈現更多面向,結果只是讓整體歪斜失衡。此外以皇宮為背景的數個鏡頭,取景框邊均將牆上精緻華麗的藝術畫作考量在內,使整幅畫盡量完整出現,而使角色人物在畫面裡比例顯得相對過小,讓觀眾對於「這時該看什麼?」產生疑惑。



鏡頭是電影的語言,上述呈現方式似在暗示主敘事本身的扭曲、錯誤與不完整。當鏡頭裡牆上畫作的比例大於人物時,我們看的究竟是角色們的心機鬥爭?還是皇宮世界的結構樣貌?我們將注意力集中在前者,跟著劇情發展緊緊盯守,而相對忽視整個過程一直身處於後者架構之中。我認為主敘事最大的謬誤與不足,即是將後者視為理所當然,並且全然無視其背後所連結的真實世界。



此亦是整部電影的荒謬基調:宮廷裡角色們反覆爭論是否續戰、增加稅額等重要國家大事,為此勾心鬥角、互不相讓,而觀眾只看到這些爭鬥過程,沒有其他依據可判斷誰是誰非,且這些議題所影響的直接對象,那些造就這座華麗皇宮的平民百姓們,都在電影裡缺席。故事裡的平民,只有力爭上游擠入貴族的Abigail,以及皇宮裡不斷勞動的僕役;即使Lady Sarah被下藥拖行至民間時,場景也只在妓院房間裡,仍沒有對平民世界有所描述。女王對於平民想法一無所知,只能聽旁人轉述,然後做出決定。





這是皇宮世界的結構樣貌:即使女王內心軟弱、情緒易失控、決策能力不佳、暴飲暴食且全身病痛不良於行,但她仍擁有最高權力,而其他角色對此完全沒有任何質疑,遑論平民意見。此權力結構在今日必然被直接挑戰,但若細想,雖皇族掌權制度不復存在,但這般高低結構的本質模樣其實沒有改變:擁有權力的上位階級,對底層世界不夠理解,只憑個人所見即決定政策、建立成案。《真寵》所演出的荒謬鬧劇,在現今任何擁權者的日常裡仍在持續發生。



這或許即是導演選用此題材的原因,維持他一貫的挑釁態度,對政治權力制度提出質疑:即使是在民主社會制度中,我們所聚焦的是否仍只是幾位政治人物的動態而已?他們的言行喊話、爭鬥交鋒是否即代表未來走向?而同為人類必然也有七情六慾的擁權者,做出的政治決定有多少能不被個人心念影響?



《真寵》最後一個鏡頭像是總結:女王壓著Abigail的頭、要她低身按摩,兩人特寫臉孔各朝一邊,在同個畫面疊合,彷彿意指權力機制永遠存在階級關係,猶如一體兩面共生。但那些上千成萬的平民百姓到底在哪裡?只見兩人特寫畫面中,漸漸出現兔子影像(女王用來紀念死去子女/子民的寵物),一隻又一隻地擠滿整個畫面,最後與那意喻權力機制的面孔,一起變成整片黑影。世界持續運轉、敘事向前展延,沒出聲的沉默群眾永遠只是兩張大臉以外的、不起眼的底色圖樣。銀幕全然暗去,已熄燈的歷史故事彷彿與劇場此刻疊合一起;那裡有一群乖順的觀影者,剛聽完說故事者給他們的劇情版本,反應像兔子般安靜溫順,等待有人將散場的燈光亮起。


檢舉文章 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