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讀西寫: 侯導,擋一根!

2019/05/12|電影作品討論

#序言



大學第四年,人生最貼近現實面的時刻莫過於此,當前徬徨感圍繞,為了擺脫,只能更勇於向自己提問,每天除了在要與不要間抉擇外,問為什麼變得是另一個常常浮游在腦海的問題。神經緊繃之餘,還是付了些許罪惡感,偷偷換來幾部電影的時光,很幸運能看到剛好跟自己心情相符合的電影,也剛好裡面有些饒富興味的片段值得討論,他們分別是侯孝賢的《風櫃來的人》、《戀戀風塵》、《尼羅河的女兒》。                            



 



#菸是三小



不到一百二十分鐘的三段故事分別被紀錄在三個獨立的膠卷上,而香菸這個具有象徵性的符號竟然不斷的出現,來回穿梭在各個場景裡。從小到大,大人們不斷灌輸小孩香菸壞處的種種,可是卻又持續扮演著二手煙製造者,當我們從理所當然的觀念回過神來時,早已把充滿苦味的氣息全納進肺部裡了。究竟是什麼樣的魔力能夠讓一大票人拜倒在尼古丁之下?我想這大哉問終究無解,但好玩的是,影像或許能幫我們嗅出個端倪。                              



 



#避風港        



印象中,好像每個叼著菸的不時都會看向遠方,眼睛似乎會刻意微縮,臉上不會透露太多情緒,硬要說的話應該是一臉苦瓜,或者低著頭,望著同個定點若有所思。不管在《風櫃》、《戀戀》、《尼羅河》,總有一群青年身後襯著相似的身影,面對未來無所適從,背景不好又不愛唸書,最後只能離鄉,期望立足城市,放眼未來,但到頭來,現實反倒先征服了他們。在別人眼裡可能是遊手好閒的解讀,但通過導演的鏡頭,我們更能察覺,那些旁人看似浪費時間的當下反而成為幫助他們穩定心靈的重要時刻,就像暫時脫離惡浪的船舶,靜靜地駛入港灣。這裡更需一提的是,香菸除了作為青年心靈避風港外,又帶有沙文主義象徵物的意味,當《尼羅河》中楊林飾演的女主與其他女演員在廁所抽起香菸的同時,似乎也暗示著女性在社會上的地位逐漸從幕後的角色轉移至幕前,並且慢慢地奪回人生的掌控權,個人認為,這是這部以女性視角為出發點的電影中,相當重要的一幕。



 



#橋樑



當時代巨輪不停輪轉的同時,父子間關注的事情漸漸形成錯位,因此造成了不同世代的隔閡,在沒有太多共同話題的情況下,留著一樣血液的兩人最後只剩沈默能夠共享。在《戀戀》及《尼羅河》裡,父子同坐在客廳或是飯廳,沒有對話,更多的是灰飛煙滅的景象。遙想小時候,爸爸好像總會帶給小孩子許多無限的想像,出去玩或打球什麼的總是充滿趣味,跳痛話題也都可以聊得天南地北,怎麼隨著年紀大起來,彼此卻越活越封閉呢?好在好在,這時打火機頂蓋掀起,火光的出現似乎延續了話題的生機,然後爸爸遞給兒子一根香菸,「什麼都可以跟我說喔」、「我很關心你」、「我愛你」等隻字片語,看似難以突破大男人武裝過頭的外表,從嘴裡巴脫口而出,可是在這簡簡單單遞煙的過程中,卻以另一種形式表現出來。提到男人,腦中浮現的是鋼鐵般硬的面子、啤酒喝乾的文化、抽起菸來就一副自溺的嘴臉,但其實還有一顆孤獨的心靈。男人啊,在險惡的社會裡儘管不願讓人接近,但依然留下了一根菸的時間,作為心靈通往外界的唯一橋樑。



 



#戀戀風塵後記



何其幸運,能以《戀戀》作為認識侯孝賢的第一部電影。《戀戀》的故事線簡單,講述一位高中畢業青年與青梅竹馬間的小情小愛,以及初入社會,在大城市裡走跳的景況。享受當中滿滿的既視感是觀影過程裡最棒的樂趣,藉著前景遮擋的遠景鏡頭視點,以及一顆又一顆的長鏡頭接力,導演成功營造出三四十年前的時代氛圍,我們也得以像是坐上時光機般回到當時,在一旁窺探整個故事的全貌,看著阿公晎孫子吃飯、媽媽追著小孩打罵、遊子遠從城市回家拜拜,還有住家附近的廣場是是非八卦的集散地,更多曾經透過觀察抑或是親身經歷而進入我們生命的畫面,就這樣一再被喚起,再加上原本就對九份情有獨鍾吧,對於《戀戀風塵》喜愛程度實在遠勝其他兩部,只能說熟悉的味道真的很對味。



 




檢舉文章 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