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口的二人》(火口のふたり)──平淡與激情的界線:時限/時效

2019/10/15|電影作品討論

今年高雄電影節的開幕片:火口的二人,荒井晴彥導演改編自白石一文的小說。這也是白石一文小說首次電影化的作品。

全劇提問一個核心問題:如果明天是末日(火山爆發或大地震等),你要和誰在一起?

兩個人,五天的破口。現在。

這片幾乎男女主角兩人從頭演到尾。男主角炳本佑,算是演員世家,父親炳本明也是演員,和荒井晴彥合作過,本片他也有插一腳,片中主角父親打電話來的聲演,就是現實生活中的父親炳本明。

女主角瀧內公美是新銳演員。選角選得很好,好像這個角色就是在寫她。

男主角因為要參加女主角的婚禮,而回鄉五天。這五天的此時此刻,倒敘拉出他們過往的經歷。其中的關鍵,就是女主角保存的相本。

電影中的相簿,黑白照,拍下兩人年輕時不少性愛場面。不免讓人想到荒木經惟的照片。這些照片,是日本攝影家 #野村佐紀子 拍攝的,還真的是荒木經惟的徒弟。導演說,在拍電影前,攝影師與男女主角,先關在房間裡拍照,或許是這樣的緣故,男女主角在電影開拍時,拍情慾戲就很自然。

電影的敘事與時序,非常俐落。翻舊照片,就交代了他們的過往。一張富士山火山口的空拍照大海報,就為片名(文章名)下了註腳。

富士山還是座活火山,雖然已經很久沒有噴發紀錄。但還是有可能會噴發。看似災難與末日的提問,看似不太日常的問題,其實在提醒一個日常中,每個人都必定會有的經驗:關於「時間╱時效」的魔力。

每天會看到的人事物,理所當然,習以為常,沒有太多特別感觸。但加上「時間╱時效」,感覺會大不同。以為可以每天看到的人,不久後的某天要離開了,這段時間,你對他的感觸與想法會全然不同。建築、物件、事件亦然。

在火口的二人,末日感之下,因著現在,連結著過往的記憶,做出了選擇。但影片沒有演的,他們未來可以繼續幸福度日?不知道。也不重要。小說與電影,必然帶著非常有「時間╱時效」限制的情節而來,衝擊真實生活中的平淡無奇。

衝擊帶來歡愉、感傷、痛苦的循環,人類在其中,無法逃避。通常抱著「我們沒有明天」的心情度日時,會發現明天一直來,末日卻沒來。現實生活,不會如電影與小說的結局。

火山是地球生機的能量,也是災難。這些形容詞都是觀看者(人)的主觀價值。不會因為你怎麼定義它,詮釋它,它本質就會改變。

不知道何時會噴發。無常,才有改變的可能。生機蓬勃。如果一切都可以預期,按照計畫走,人生無趣。或許這才是末日。

 


檢舉文章 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