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藍天》一封來自海洋的家書

2020/05/21|電影作品討論

  拜疫情所賜,最近能在院線上看到許多部數位修復的經典電影。三十年前的《碧海藍天》,被認為是帶有盧貝松自傳性色彩的電影,爬梳過網路資料後發現,原來這位國際級導演曾經立志成為海洋生態學家,但因十七歲一場意外,而阻斷了他與海洋的距離,進而轉向了電影之路。本片一共被修剪成三個版本(法國、美國、導演版),其中導演版長達168分鐘,隨著剪接的不同也編排了不一樣的結局。

  

 電影的開頭以回顧的敘事、黑白的色調、環繞的鏡位,拍攝波光粼粼的海面和希臘半島的風情,來呈現男主角賈克的童年生活。從小過著與海洋為的他,親眼目睹父親死於海上意外後,便練就一身潛水功夫。他的玩伴恩佐也是一名潛水員,但兩人個性上有著極端的差異,恩佐有別於賈克的不食人間煙火,他好勝心旺盛,喜歡跟對手一較高下,雖然他不斷參加競賽來超越紀錄,但最後卻也敗給自己。在關鍵性比賽中喪失了性命。恩佐擁有的繁華與榮譽,都隨著生命的尾聲沉入無盡的深海底。

  

  歷經親情與友情的消逝,賈克對於陸地的執念更逐漸退去,這也呼應了他的感情世界。他與喬安娜相遇於秘魯的工作上,喬安娜一眼就愛上了賈克,於是她放棄遠在紐約的工作,為愛奔走到蔚藍的西西里島。原以為改變生活型態是拉近距離的良藥,但卻無助於她走進賈克的內心世界。賈克拿出皮夾中的照片說道「這是我的家人,誰跟我一樣有海豚的家人?」更遑論她已懷上賈克的小孩,血緣的羈絆依舊攔不住賈克對於大海的嚮往。強烈的幻覺混淆了現實的記憶,就像賈克曾經說過「潛水像是一種滑落的感覺;最難的是,在海底的時候,總要找個理由返回海面,但我很難找到理由。」道出賈克在地平面上不為人知的惆悵。

  

  這也讓我想起於1998年上映的《海上鋼琴師》。主角亦把大海作為心靈上的歸宿,寄居於郵輪中凝望匆匆上下船的過客。甚而沒有名字,以代號1990渡過了餘生。在他即將踏下船梯的那刻,隱形的力量又將他拉回船板上。兩人都寄情於大海,同樣幻想與愛人生活的甜蜜片刻。無奈他們都在陸地找不到絲絲歸屬感。賈克縱身一躍、輪船砲火一轟,瞬間煙消雲散。眷戀的情懷釀成電影尾聲中生命的輓歌。已遠遠超越凡夫俗子能意會的境界。

  



 盧貝松在片尾附上,獻給我的女兒茱莉葉。這封浪漫的海洋家書中,或許也隱約的將他對於電影的熱愛,埋藏在碧海藍天中。



──

記錄城市 隨寫影評 :https://www.facebook.com/RecordSunshine/


檢舉文章 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