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帝》紫禁城內的夕陽餘暉

2020/06/01|電影作品討論

    站在2020年的科技年代觀賞1987年義大利導演貝托魯奇(Bertolucci)的史詩鉅作,無疑是一場以西方角度窺視東方歷史的銀幕洗禮。該片以萬箭齊發的姿態橫掃了當年的奧斯卡中9項大獎,也是第一部由西方劇組深入紫禁城拍攝的劇情長片。



  

  中國最後一個皇帝溥儀一生命運多舛,自3歲登基後便身攬重責,成為大清帝國的帝王。無奈生不逢時,晚清的局勢日漸衰敗加上國民政府的政權興起,即使他深受西方教育的薰陶燃起改革的鬥志,仍無法挽救紫禁城的夕陽。年幼時城牆外是他所嚮往的世界,歷經時局輪轉,真正踏出紫禁城後卻又迷失了方向。野心促使他在東北重建滿清國,卻誤判局勢成為日本國的傀儡。多重的挫敗始終沒有打擊他的帝國夢,直至淪為戰犯後,身披龍袍的男孩終於夢醒。  





  皇帝只愛江山不愛美人,悲情不只是降臨於溥儀身上,皇后婉容投擲了女人寶貴的青春。復辟之宴上,她獨自地吃著蘭花,潸然淚下,沒有人能讀懂她心中的委屈。染上鴉片陋習後,更遭溥儀給遺棄。身為皇妃的文繡則幸運多了,她厭倦了榮華富貴,去追尋自己的幸福。在這段三角關係中,只有文繡是自由的。也只有她幸運的逃離宮殿的禁錮。紫禁城內的風華皆被記錄於局外人,也是溥儀的啟蒙導師莊士頓筆下。成為後人理解溥儀的重要史料,也化作共產黨清算中的政治武器。 



 

  長達約3小時的篇幅中,以當時的技術背景而言,能夠理解為何該片囊括了9座小金人。美術設計組以近乎真實的道具呈現了太和殿下的金碧輝煌,想必製作團隊在前置作業中是費盡心思做了歷史功課。但是這部傳記電影以回憶錄的剪接交代了末代皇帝的一生,角色的心境轉折乃稍嫌不足。也許是磅礡的表演形式疏忽了角色的細膩刻劃。亦或是西方團隊無法抓住東方底蘊內斂氣質的精隨。以至於在觀影當下我們無法去同情溥儀這個角色。這樣大規格的時代劇是我覺得可惜之處。  





  雖然該片採用英語發音,難免總是與畫面有點出入。但若要了解中國,這或許對西方人來說是個淺顯易懂的教材,貝托魯奇替我們演活了歷史書中繁縟交錯的時代,化為八零年代中的經典。



──



記錄城市 隨寫影評 :https://www.facebook.com/RecordSunshine/



 


檢舉文章 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