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無所住的帳篷──《 親愛的房客》

2020/10/27|電影作品討論

非常喜歡《親愛的房客》裡的那頂帳篷。

 



在頂樓加蓋的樓層,房外有一頂帳篷。小朋友無論男女,都喜歡帳篷,那是一個簡易可以搭蓋(與收束)的秘密基地。現在有很多主打親子的飯店,在豪華的客房裡也會擺放帳篷。韓國電影《寄生上流》裡豪宅一家人在家中草皮搭帳篷。《親愛的房客》的帳篷,不只藏有小孩的秘密,也有大人的秘密。從合歡山頂到基隆公寓頂樓,從一個陳年愛人,連接到另一個小愛人。帳篷裡有激烈衝突,有生命垂危,有甜蜜時光,有最後告白。



這頂帳篷,道盡劇中人物的處境:找尋家,想回家。他們不是住在同一個空間嗎?已經在家了。是嗎?住在一起,就是家人?有血緣就是家人?名下有不動產(房子)就是擁有自己的家?電影用刑事法庭開頭(持有毒品),中間還有民法的家事法庭(收養),用法律碰觸、勾勒一般對於家的想像與定義。有些有血緣的人,關係像旅館與房客。有些沒有血緣人的人,關係比戶口名簿上的家人還像家人。



這一屋人,有人生在台灣,常住在上海。有人家在基隆公寓,心在高山上。有人身在這裡,心跟著死者去了他方。他們在一起,也不在一起。三個主要角色:阿嬤(陳淑芳)、孫子(白潤音)、頂樓的房客(莫子儀),用很自然的方式,把這些複雜的情境,演繹傳神又不煽情。電影的節奏與敘事,和日本導演是枝裕和有幾分像。鄭有傑導演會日文,是真的翻譯過是枝裕和的《橫山家之味》,片中陳淑芳一場爆發的戲,也有如台版的樹木希林,充滿反轉溫和形象的張力。



究竟沒有血緣,能當家人與父子嗎?這道難題的探究,也像《我的意外爸爸》。片中莫子儀與白潤音的組合,表現非常亮眼。莫子儀這個「房客」,無條件照顧老的,也照顧小的。一個是過去,一個是未來。非常現實生活具體的角色關係,卻同時隱喻了抽象的精神層面。過去已是慢性病拖磨,不會好,只有死亡才是解脫。而未來,非常想要參與,現實社會文化(包括法律等等)卻不許未來。但可能就在過去已死,未來不許的困境下(頂加房間、牢房是具體的困境),生命才會真的擺脫過去,找到出路,重生。





《親愛的房客》把基隆這個雨都(雖然沒有拍下雨的戲,但在家中有做出雨聲滴答的雨感)。基隆其實個有歷史感(從大航海時代的遺跡都還保留)的港城。這些意象化為生活場景,融合在戲劇裡。很喜歡他們住家樓下,是一個斜坡(基隆很多房子座落在小山坡上),房屋縫隙可以看到港邊的貨櫃天車吊臂。





看過預告,原本以為看這種類父子戲,我應該會流淚。看完卻無。不是不好看。而是導演兼編劇鄭有傑、演員莫子儀,在很多可以煽情之處,節制而內斂的處理。也讓這部電影,有爆發力卻不會油膩流氣。還是保有純樸真摯的清新。如剛下過雨,塵埃落定的空氣味道。



 



對了,這片可以看到吳朋奉最後一次電影裡的身影。


檢舉文章 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