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na專欄 / 我們何嘗不就是《單身動物園》縮影

2016/03/21|
by Anna

文/ Anna


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成群結隊,除此之外,多半品種亦會相近,彷彿當你一出生在這個世上,你的膚色、國情、語言、身份、權勢就代表著你日後身邊會圍繞的是那些人。


可悲的是我們越想擺脫門當戶對,而實際上所做的行為卻是樣樣要求所謂的『配得起』。


【單身動物園】所要描述的世界是一個單身有罪的社會,而一方是將這些單身男女關進類似集中營的飯店,並告知你需在有限時間內找到合適的伴侶,否則就會變成動物,反之另一方身藏在叢林中提倡單身,沒有限時更可以隨心所欲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唯一規定就是不能談情說愛。


在限與不限間,我們該如何拿捏愛應有的樣貌。


大衛因為結束多年感情而走入飯店,每個人只有45天去尋找配對,感覺上像是有點像是奪魂鋸般的刺激配對,因為萬一失敗,不但當不成人,還得成為動物,每個人進到這裡,不被允許帶進任何私人物品,更不能帶有個人情慾,萬一不慎手淫,那更會面臨到將手放進烤箱的酷刑對待。當人的一切都被拔除乾淨時,腦海裡只會剩下最基本的意識−那就是求生本能。


為了不讓自己滅亡,只好偽裝。為了維持表面和平,只好繼續偽裝。


人人非聖人,而大衛也是,在倒數日前他選擇偽裝自己而與全飯店裡面最暴力的女子配對,因為講究門當戶對,所以我們必須因相同習性而才能在一起,大衛學會粗俗語氣以融入這段關係,但沒想到本性卻是最難偽裝的,終究躲不過敵人的雙眼,最後大衛選擇逃入了叢林,走向了另一方。


近視的女人說:此時才是真正屬於大衛的人生開始,因為大衛找到了同樣近視的伴侶。


無論兩個人多麼相愛,那份愛意卻只能吞進彼此心中,因為在這裡−禁止愛,只能單身。原來人與人之間最無奈的即是在錯的空間,遇到對的人,而無法做對的事。


導演刻意透過帶點冷色調的畫面,來營造出人與人之間那種疏離感,看似荒謬的鬧劇,卻亦在這其中看到社會的縮影在裡面,原來這動物園指的正是屬於你我的此時此刻。


城市中,放眼望去不都是成雙成對的背影,彷彿如果落單就顯得自己沒人緣,甚至沒行情,而當適婚年齡時,街坊鄰居個個比自己爸媽還急的照三餐問候:要嫁沒?就算結婚後更是不得閒,因為他們會改問:要生小孩沒?如果你說你要嫁個同性的,他們更會跺腳說:夭壽啊,怎麼會做出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情。


飯店裡成雙成對的跳著慢舞,叢林外獨自一人戴上耳機輕快搖擺,究竟,單身與不單身,那一種比較快樂?


愛,到底是什麼?難道單身的人真的比結婚的快樂嗎?而結婚的真有如一般人所想的會是走下地獄的開始嗎?而這一切要回歸的都是我們如何看待愛,有些人對愛的定義是得過且過,那就會像劇中那跛腳的男人一樣寧願每天打破自己鼻子,也要圓與另一半擁有共同點的謊。另外則有那種僅止於表面的愛,這樣的愛帶點脆弱式的虛偽,就像飯店經營者夫妻當生命受到威脅時,再度看到了所謂的人性,丈夫為了保命竟然寧願開槍射自己的老婆。不過對我來說,多半人對愛的定義應該是生活中的磨合。


得過且過是我們面對生活大小事的處理方式,當碰到糟糕的工作時,當一想到還過得去的話,那只好選擇忍耐過一天是一天。如果遇到婚姻生活不美滿,只要想到如果離婚還得背上失婚的汙名,不如還是維持現況,於是,最後有多少人因為這些「沒關係」而不快樂。


流鼻血女人的朋友到了最後一天,依舊沒有找到適合的伴侶,她拒絕一切身邊善意的搭訕,既不想要順應社會,讓自己走入得過且過的模式,如果沒有真愛,那何不如就了無遺憾的結束,而飯店經營者問她:最後一天當人想要怎麼過?最後一天她選擇的是與「Stand by me」這部電影度過。


如果換作是你,你會選擇自己還是社會。


當大衛第一次被帶到飯店時,飯店經營者問他:如果最後你無法配對成功,那你想要當什麼動物?你必須好好想清楚,因為一旦選擇了,就代表你無法與其他動物結合。大衛回答:我想要當一隻龍蝦,因為我喜歡海洋。


而我好奇的是當龍蝦不是愛上龍蝦時,那龍蝦到底該怎麼做?

相關新聞

留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