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從譏笑到融合!好萊塢電影產業如何處理電影當中亞洲角色

2016/04/25|專題報導
by seboxhong

文/ Sebox


我們都知道好萊塢的發展一直以來,不論是幕前或是幕後,電影工作者皆以白人為主要的發展群體,回到過去在劇場界因為黑人不能成為演員的離譜規定,故事中的黑人都以白人將臉塗黑演出,這樣的「黑人劇」(Blackface)在 1830 年非常的火紅。在電影媒材出現後,電影中的黑人角色仍然都是以白人化妝的方式演出。隨著時代進步,種族歧視相對過去來說有非常大的邁進,優秀的黑人演員、導演等藝術家,都在檯面上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


然而,除了黑人角色以外,最有趣的就是好萊塢如何對待故事中的亞洲角色,近年來非常多亞洲故事被移植到好萊塢的大銀幕,最近「黑寡婦」史嘉蕾喬韓森(Scarlett Johansson)將要主演非常知名的日本動漫故事《攻殼機動隊》(Major Motoko Kusanagi),甚至傳出夢工廠希望能夠透過 CGI 技術讓他的長相與主角草薙素子


Scarlett-Johansson-signs-on-for-Ghost-in-the-Shell-featured


這樣的舉動引起了許多人討論好萊塢對待不同種族角色時,似乎仍然以大牌且白人維優先參考的演員對象。其實在歷史上這樣的情形稍微改善了一些,從過去總是開亞洲人或其他種族的人玩笑,甚至把這些角色當做故事主要的笑點,到現在慢慢開始找到一些有一點該種族血統的人演出該種族角色,儘管看起來好萊塢的創作者有試圖用心維護這方面的形象,但還是在許多選角上面令人感到匪夷所思。


不過早在1944年推出的作品《龍種》(Dragon Seed)中,女演員愛琳麥克馬洪(Aline MacMahon)就以黃種人角色入圍了奧斯卡金像獎的提名,1982年美國演員琳達杭特(Linda Hunt)甚至在澳洲電影《危險年代》(The Year of Living Dangerously)反串演出中國攝影師而拿下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


1


即便亞洲人角色在好萊塢電影中的發展越趨優秀,但在選角上面仍然存在著許多問題,最主要就是找來白人飾演亞洲角色的這個舉動。在美國作家厄爾德爾比格斯(Earl Derr Biggers)筆下的華人探長陳查理(Charlie Chan),在許多電影作品中皆由不同的白人化妝演出,不過在30、40年代的社會氛圍底下,這樣的設定似乎無傷大雅。


Annex - Oland, Warner (Charlie Chan's Greatest Case)_01


然而,在1961年奧黛莉赫本(Audrey Hepburn)演出的經典電影《第凡內早餐》(Breakfast at Tiffany's)中,米基魯尼(Mickey Rooney)演出的亞洲角色卻讓人感到非常不舒服,儘管有些人認為他對於亞洲人的詮釋似乎有些太超過,還是有許多人認為這只是商業上的考量。不過米基也曾經在訪談中表示,如果他知道他這些舉動以及台詞會冒犯到亞洲人的話,他寧願不要扮演這個角色。


艾瑪史東(Emma Stone)在電影《飛越情海》(Aloha)演出夏威夷與中國混血兒,然而他本身卻是一位瑞典裔的美國演員。在電影《星艦戰將》(Starship Troopers)中,約翰瑞可(John Rico)在小說中是設定為菲律賓人,但最後大銀幕上則是由白人演員卡斯柏范戴恩(Casper Van Dien)演出。我們在《當我們「假」在一起》(Now I Pronunce You Chuck and Larry)中看到的亞洲婚禮籌劃人,則是由勞勃許奈德(Rob Schneider)變裝演出,不過他有四分之一的血統是菲律賓人,或許這可以算是一點點進步吧。



隨著世代的演進,越來越多混血再混血的人類居住在同一個文化領域,對我們來說這樣的現象並不是太奇怪,多元文化底下我們可以互相學習、改善,甚至融合成為一個大家庭,或是課本裡面所說的國際村,所以由什麼樣的演員演出什麼樣的角色,似乎不是一個太過嚴肅的議題。然而電影創作者在創作時,是不是因為商業利益的誘因,而選擇白人演員演出所有背景的角色,而是不是又因為大牌演員是票房的保證,而捨棄了原作的精實,才是我們所要關注的重點。


電影介於藝術與娛樂之間,在兩個範疇裡面追求最大值,如果能夠越接近創作者的想法,又能夠賺進大把的鈔票,的確拍電影最好的結果。然而,當我們看著已故明星大炳在《哈拉猛男秀2:歐亞種馬》中搞笑的演出,代表著又一個台灣藝人打進好萊塢演藝圈的當下,或許可以思考由白人創造的這個電影王國,是不是應該對於其他種族的人給予多一些的尊重,更可以思考除了以大把大把的鈔票把電影公司買下來,或是贊助電影拍攝而獲得一個角色以外,這個生態應該要如何才能真正地達到公平與「自由」。(資料來源:VOX

相關新聞

留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