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K PUG 專欄 /《小鎮性侵疑雲》:當十字架和天秤能把人變成女巫。

2016/10/12|
by JackPug

試著想像,你因為一件自己從未做過的事、一件可怕到難以置信的事,而被奪走生命中最珍貴的二十年青春歲月。而且,是一大群對你有著純粹仇恨的人,親手扼殺了你的青春,你甚至不認識他們當中大多數的人,只因為你與生俱來的本質、性向,這一群人就決定要將你置於死地,剝奪你人生的精華。彷彿你是所有罪惡的化身,必須被囚禁在世上最陰暗的角落。


關於《小鎮性侵疑雲》


原本預期《小鎮性侵疑雲》會是一個充滿哀傷與憤怒的作品,畢竟這是一部關於恐同、種族歧視、司法正義、宗教獵巫等議題的紀錄片,然而在事件當中的四位女主角身上,更多時候筆者看到的是她們對彼此的愛、對真相的堅持。雖然她們的確深深受創,卻不因此仇恨、怨懟這個世界,反倒是用溫柔但堅定的意志來面對這個充滿敵意的社會、堅守她們心中對愛與公平正義的信仰。


雖然是一部紀錄片,《小鎮性侵疑雲》卻非常容易感染觀者的情緒。透過穩健且目標明確的剪接,觀者彷彿成為了導演的另一對眼睛,藉由一段段的文字、圖片、口述、訪談,跟隨著導演一步一步地調查並拼湊出事件的全貌。本片成熟的剪接讓本來可能較為片段、混雜的資訊,變成了一個引人入勝、容易牽動情緒的「故事」。這裡用「故事」來描述這部片並非代表了聖安東尼奧四人幫的事件(San Antonio Four)經過剪接後已失去真實性,相反地,由知名記者黛博拉艾斯昆那齊擔任導演的本片,在片中各個細節上都可以看出她對「事實」的重視,每個衝突的產生和化解、真相的揭露都是以非常客觀的調查、考證結果來呈現。而《小鎮性侵疑雲》看起來之所以張力十足,還有另一個重要的原因在於其事件本身實在太過離奇、荒謬。當時充滿偏頗、仇視異類的社會氛圍及司法體制,讓惡人有機會利用法律和宗教來作為報復、滿足私慾的武器,並且可說是毫無懸念地成功了,導致四個無辜的人鋃鐺入獄。如此極端的情境設定,放在任何一部電影裡都能賦予十足的戲劇性。整個事件本身的調性,使得本片有著類似魔幻寫實的風格,各種現實的扭曲、辯證、流動,讓人在面對事實的本質時反而難以置信,觀影的同時不斷暗自驚嘆著:原來現實有時候要比魔幻故事來得更離奇、驚悚。


一個世界,兩個上帝


利用正義之名來攻擊異己並合理化自己的惡行,在過去和現在的社會皆屢見不鮮。人雖然是群居動物,但卻好像總要在社會中找出某些不容於己的少數,來排擠、壓迫才能顯示自己在群體裡是優越的、才能紓解自身生活的不堪。《小鎮性侵疑雲》裡便有這種「我者/他者」的對立現象,而我們也能從中看到上帝在這場對立裡所扮演的腳色。


將非異性戀的人歸類為撒旦崇拜、潛在的社會危險,無非就是以上帝之名進行非主流群體的肅清。筆者以一個無信仰的人的角度看待這樣的事,其實心裡早有不少疑問,其中最常出現的疑惑就是「難道上帝不是博愛的嗎?」。《聖經.約翰福音》中,耶穌連姦淫的人都不定她罪了,為何循著自我本質愛著他人的同性戀者們需要背負罪惡之名?在統計上,非異性戀者的各項犯罪率(不只有性侵)皆和異性戀者無顯著差異,那我們又能根據甚麼來將同性戀者和撒旦崇拜畫上等號?最後從自然科學的角度來看,生物界多有同性交配的例子存在,如果根據同性戀等於魔鬼、撒旦崇拜的說法,那麼也許自然界要有一場莫大的浩劫才能洗清這世上的罪惡了。


相較於片中利用宗教獵巫、利用法律報復的多數人,在聖安東尼奧四人幫身上更可以看見信仰所能帶給人的力量。即便遭受大量不公不義的莫名攻擊,即使也曾對信仰產生過懷疑,最後,她們仍然願意選擇相信司法、相信社會會還她們公道。甚至在牢裡也願意繼續相信上帝,並在假釋後實踐著信仰中的教條,以愛和寬容來面對曾經對自己造成傷害的人。四人幫之一Anna Vasquez的母親曾在訪問中提到,當她去問神父該怎麼面對女兒是同性戀的事實時,「愛,妳只需要無條件地給她很多的愛。因為將來她必會遭遇很多挑戰。」這是該位神父的回答。在同一部電影、同一個社會中,可以看見兩種截然不同的上帝存在於人們的心中,善惡、對錯的選擇往往在於個人,這樣的選擇看似私密且渺小,但有時我們微不足道的選擇、心中沉默的信念,卻會為周遭的世界帶來巨大的改變,可能讓原本黑暗的角落變得更糟,也可能為無助的弱勢帶來光芒。唯一確定的是,這些改變終究會留下痕跡,攤在世人甚至上帝的面前。


《小鎮性侵疑雲》將在10/13~23的台灣國際女性影展「雙線敘事」放映(10/16與10/20)雖然事件背景發生在美國,但議題內容放在台灣社會亦是共通的。無論你的性別、性向、宗教信仰、種族等等,本片都是值得一看、值得討論的作品。


相關新聞

留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