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從「電影小子」淺談歐陸北美二戰後的電影改革

2013/03/07|專欄評論
by hsphere

文 / 孫碩

20世紀以來,世界上著名的電影國家都會經歷一場「新浪潮」,美國新好萊塢主義的出現是對古典好萊塢主義的省思以及改革,但主要的原因也是受到歐洲電影國家如義大利新寫實主義以及法國新浪潮的衝擊,不過有趣的是1945年以前的義大利電影卻深受美國古典好萊塢主義的影響,例如建立了數一數二的製片廠,以愛情與通俗為題材,當時電影《開羅紫玫瑰》以中產階級與貴族為背景的通俗劇、流行喜劇,與美國好萊塢電影沒差別,走商業路線。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變成電影創作的分水嶺,因為戰爭的關係,片廠毀壞,底片、資金缺乏,導致電影創作者走出戶外,使用實景拍攝,加上舊式電影與人們日常生活日漸遠離,「新」的寫實主義出現,成為義大利自然寫實主義(Verismo)。

因為這些先天缺乏的條件,造成義大利新寫實主義電影的風格是場面調度及攝影風格依賴真實場面而非以往的片廠模式,此外使用自然光源,不遵循好萊塢的三點打光法;更由於底片不足,需要反覆使用,形成了紀錄片式粗粒子的電影;而增加了更多的手持攝影機的運用,則是為了增加拍攝的靈活性與彈性;最後根據電影的人物角色、階級與職業,使用大量非職業演員,混用職業演員,這類的「混合表演」也打破了好萊塢的明星制度。

義大利新現實主義最重要和最具有代表意義的作者與作品包括有羅西裡尼拍攝的《羅馬,不設防的城市》、維斯康蒂拍攝的《大地在波動》(1947年);德西卡拍攝的《單車失竊記》(1948年);以及德桑蒂斯的《羅馬十一時》(1951年)等。其中代表人物是新現實主義的倡導者、理論家、劇作家西柴烈柴伐梯尼。他與德西卡合作、編寫了《擦鞋童》(1946年)、《單車失竊記》、《米蘭的奇跡》(1951年)以及《溫別爾托》等。

ladrondebicicletas5

話題回到一開始我們提到的美國新好萊塢主義,主要就是受到義大利新寫實主義以及戰後的次文化思想浪潮衝擊,一般來說,1968年至1980年代是為好萊塢的「文藝復興」(1990年代至今則是「新新好萊塢」時期)。有關新好萊塢的綜述,先從社會文化因素說起。當時片廠制度耗損,1969年時每年損失約二億美金,電影公映後轉賣予電視轉播,電視不願競標。觀眾人數急劇下降,跌幅約每年十億人次。青少年次文化(Sub-culture)如搖滾樂(Rock & Roll)、嬉皮士(Hippies)的興起,使傳統的家庭觀眾轉移至青少年觀眾。加上政治與經濟的動盪不安,包括黑人與女性的遊行示威、總統遇刺(甘迺迪與雷根)事件、水門事件(Nixon),讓美國人民直接懷疑好萊塢片廠制度的權威性。於是電影創作者開始製作青少年電影(Youthpix)與次文化電影,最有名的就是公路電影的先驅,由丹尼斯胡伯(Dennis Hopper)執導,與彼德芳達(Peter Fonda)共同主演的《逍遙騎士》。

Easy-Rider-5

隨後,好萊塢一批「電影小子」(Movie Brats)冒起,他們分別是法蘭西斯柯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馬丁史柯西斯(Martin Scorsese)、喬治盧卡斯(George Lucas)、史蒂芬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這批「電影小子」均受過專業的電影訓練,從古典好萊塢片廠的師徒制度往上升遷,他們對古典好萊塢的電影史、電影類型、電影美學都知之甚詳,並從中進行改造(而非推翻)。以往作者電影屬文藝批評,就電影創作者的角度來說是主觀的,而片廠制度下生產的電影屬客觀述作,主要的目的是迎向觀眾。但是新好萊塢導演的創作則是具個人高度自覺(Self-awarness),也就是他們找到了一個擇中點。

美國新好萊塢主義這樣的文化背景,其實和同樣時代的法國電影新浪潮非常相似,1950年初期,法國被受第二次世界大戰影響,國內經濟蕭條,嚴重失業,家庭解散,文化崩潰,年輕世代開始對自己社會不滿,並對未來感到迷網。1968年,法國爆發「學生五月暴動」,學生佔據博物館、音樂廳,破壞成人建立威權體系,並佔領坎城(Canne),逼使1968年連續兩年停辦影展,又破壞電影資料中心,試圖創作一個屬於年輕人的世代文藝創作。當時整個文化受到現代主義及存在主義影響。從英國的「憤怒青年」與美國的「垮掉的一代」(如嬉皮士)可看到當時的青少年次文化(Sub-Culture),其特徵是反文化(Counter-culture) 、反權威,行為上講究消費、搖滾樂(如The Beatles和Elvis Presley)、塑造幫派,挑戰與顛覆成人社會的主流文化,後來延伸如龐克 (Punk)、摩托車男孩(Motor-Bike Boy)(如速可達男孩(Scooter Boy)、 重金屬音樂(Heavy Metal),由於有足夠的批判性,促成年輕人電影(Young Cinema)的興起。

 另外法國新浪潮有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影評人。這些由影評人出身、進而成為的電影創作者的人物紛紛冒起,例如安德烈.巴贊(André Bazin)。 巴贊創辦了《電影筆記》(Cahiers du Cinéma),此刊物對日後的電影界有著深遠的影響。法國新浪潮(New Wave)中重要的導演還有楚浮(François Truffaut)、高達(Jean-Luc Godard)、侯麥(Éric Rohmer)、希維特(Jacques Rivette)以及夏布洛(C. Chabrol)。法國新浪潮電影的特色是推崇法國早期的導演讓,如雷諾瓦(J. Renoir) 與雅克.塔蒂(J. Tati),也推崇美國片廠制度中的藝術成就,反對當時法國的精緻電影(Prestige Cinema),奉行明星制度,影片多以改編文學作品,於攝影棚內拍攝。提出「電影作者」(Auteur Author)的藝術價值。因此導演楚浮提出「沒有作品,只有作者」。

d8f3ddc64fb78a4d9867f9e559aed4d4

現在我們觀賞的好萊塢電影,多數深受1968年「電影小子」的作品影響,不論是法蘭西斯柯波拉的《吸血鬼》的創新特效,曠世黑幫電影經典《教父》以及《現代啓示錄》的反戰思維,或是史匹伯與盧卡斯的黃金拍檔,創造了光影魔幻特效公司,建立了往後30年的好萊塢科幻特效基礎,注重作者論的史考西斯充滿印象主義的《蠻牛》以及文化衝擊的《計程車司機》,但其實這些電影大師創造的電影理論,卻也有趣的與戰後的義大利以及法國電影氛圍息息相關,所以誰說好萊塢電影可以和歐洲藝術電影一刀劃開呢?

相關新聞

留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