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城] 從《克萊爾的相機》、《那天之後》看洪常秀的快速、扁平與自我投射

2017/05/23|專題報導
by seboxhong

文/ Sebox


南韓導演洪常秀(前譯:洪尚秀)近兩年的電影產量相當高,在第 70 屆坎城影展中,不僅新片《那天之後》(暫譯,The Day After)入圍了主競賽單元,而去年在坎城影展期間拍攝的《克萊爾的相機》(Claire’s Camera),找來曾經在《愛,在他鄉》(In Another Country)合作過的法國影后伊莎貝雨蓓(Isabelle Huppert),與洪常秀的愛人金敏喜共同合作,被選入此屆特別放映單元,成為本屆唯一在主要單元出現兩次的導演。


洪常秀之所以能夠以如此高的效率一年產出一部以上的電影長片,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的電影形式套路相當一致,不追求影像上的精緻質感,洪常秀有自己一套相當獨特且難以取代的敘事模式。因為洪常秀的電影需要大量累積的對話來推進劇情,許多人以伍迪艾倫(Woody Allen)、艾瑞克侯麥(Eric Rohmer)兩位同樣使用對話作為主要敘事方式的導演,與洪常秀相互比較,然而筆者認為洪常秀所追求的影像呈現,與美國獨立導演吉姆賈木許(Jim Jarmusch)更加類似。大量的步行與談話,透過抽煙、喝酒、吃飯等方式,以漩渦架構的聊天內容,一步一步推進到故事的核心。




[caption id="attachment_89238" align="alignnone" width="700"] 洪常秀習慣以大量對話推進劇情[/caption]

然而,我們在《克萊爾的相機》中卻感受不到洪常秀過去擅長的議題探討,故事講述金敏喜飾演的電影公司助理,莫名被自己的老闆開除,卻意外遇上了伊莎貝雨蓓飾演的喜歡使用拍立得的音樂老師,成為來到坎城這趟旅途中意外的歸屬。對於觀眾來說,我們實在難以從如此過於重複的對話中感受到洪常秀想要對於愛情、人性、生活所闡述的理論,多數時候觀眾可能還在理解某一情節的來龍去脈,不久就被移轉到下一個情節。或許語言的隔閡也是因素之一,但重複的對話、突如其來的情緒、難以控制的崩潰,再再考驗著觀眾對於故事本身理解的可能性,甚至到了最後整體氛圍已經過於荒謬,我們看到的是角色之間互相投射的一場鬧劇。


洪常秀在記者會時表示,他的作品都由他自己的電影公司出資,一方面是這樣可以減少人力上的開銷,更幽默表示自己的電影在前期很難賣給國外的電影公司,所以這樣的作法能夠有效控管他的預算與可能回收的票房。不過他的電影作品預算之於其他獨立電影也算是非常低,平均大概落在 10 萬美金左右,拍攝時間大概在三個禮拜之間,只有《克萊爾的相機》花了兩個禮拜就拍攝完成。另外,洪常秀也直言他不再拘泥於劇本的形式,多數時候在拍攝當下他感受到了什麼,就會讓演員在他感受到的情境下即興演出,而或許這也是為什麼《克萊爾的相機》在形上的領域與「坎城影展」互相呼應,然而故事文本卻難以讓一般觀眾觸摸。



在形式上洪常秀的影像語言可說是這個導演最難以取代的特色,如同一場舞台劇般,在電影中我們看到兩個或三個角色坐在一起談話,完全沒有剪接的手法只透過攝影機 zoom in 的鏡頭改變構圖,進行過去某些導演在底片攝影機時代嘗試的機內剪接。這樣的作法讓觀眾意識到攝影機的存在,而觀眾的立場也會因為攝影機的拉近與移動,從本來的旁觀角度成為其中的一環,甚至開始進入角色的情感流動中。然而不刻意打燈的作法加上樸實的攝影技巧,不僅讓演員的表現看起來扁平,更讓整個戲劇呈現後現代特色的隱晦。


在這樣扁平的呈現方式中,與洪常秀公開相戀的演員金敏喜,透過非常精緻的臉蛋完美地嵌入了洪常秀的影像語言中,但寫實的演出有時看起來稍微尷尬,卻也還是在洪常秀刻意設計的氛圍之下。再看到拿下無數獎項的法國影后伊莎貝雨蓓,在《克萊爾的相機》中的表演就沒有與金敏喜在同一條線上。在只有伊莎貝的橋段我們感受到他在細節上呈現的輕鬆與自在,在與金敏喜以英文對話的橋段,卻讓人不禁為他們捏一把冷汗。




[caption id="attachment_89234" align="alignnone" width="700"] 演技相當深厚的伊莎貝雨蓓在《克萊爾的相機》中透露出一絲不合時宜的尷尬[/caption]

入圍主競賽單元的《那天之後》在劇本上就相對紮實,或許也因為此片是韓文發音,金敏喜在演出新進員工的表現從上述的尷尬,轉變成一種相當合時宜的韓國年輕人,我們跟著主要角色權海驍飾演的出版社老闆,進入一個論述婚外情的喜劇電影。黑白呈現的影像質感,卻不刻意在打燈上面太用力,讓整體的影像質感從扁平變成了更扁平(威)。敘事架構上我們仍然看到角色之間透過談話表露自己的想法、講出自己的真心話,洪常秀招牌的 zoom in 也充斥著整部電影,而最有趣的莫過於洪常秀在不同的角色對話之間,插入了類似的爭辯軌跡,在粗糙的設定之下看到了一絲絲有趣的重複性,同樣倚靠著後現代的特色,展露出重複所烘托的隱晦。


在劇情安排上令人會心一笑的是出版社老闆讓新進員工受到妻子莫名的誤會,被賞了不少個巴掌,在金敏喜決定只上一天班就辭職時,權海驍試圖挽回這個工作能力很強的員工,希望他不會因為莫名的事件而離開這份工作,卻又在小三提出希望回到公司工作後,毅然決然要求金敏喜離開公司。面對妻子、小三以及新進員工的三方夾擊,為了圓謊而說出的謊言一一被戳破,最後在道德壓力下不禁痛哭失聲,滿滿地暗示了洪常秀本身在面對與金敏喜這段戀情時所經歷的痛苦。



然而,故事的結尾出版社老闆回到了妻子身邊,不再與小三聯絡,甚至忘記了當初他認為非常漂亮的新進員工金敏喜是誰,再再地諷刺了身為一個男性對於情感問題處理的無能與窩囊,也呈現出洪常秀的電影世界中,男性角色的保守、愚蠢以及不知變通。這是一種對於自身經驗的反省與檢討嗎?筆者覺得不盡然。電影結束後筆者再回想到洪常秀自身的感情狀態,只能夠以洪常秀認為「男性就是會在情感上面發生這樣的問題」做結論,因為男性是愚蠢的、曖昧的、頑固的,所以男性的情感背叛也只是無可奈何罷了。


洪常秀的新作《那天之後》可以算是他近年來比較為觀眾著想的作品,簡單的笑料與反覆的對話讓首映時的氛圍相當有趣,即便多數觀眾需要透過字幕來理解電影大量的台詞,大部分寫實但帶有一些韓式綜藝的反應還是讓多數觀眾笑得合不攏嘴,或許說明了為什麼洪常秀的作品近年來在歐洲影展屢屢得獎,在某一層面洪常秀的幽默感或許抓到了喜歡荒謬、怪誕的歐洲觀眾口味,至於能不能捕獲台灣觀眾的心,還有待觀察與研究。

相關新聞

留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