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光影魔術手!5件導演與調光師合作前必須知道的事

2017/08/02|專題報導
by seboxhong

文/ Sebox


在電影製作的過程中,除了導演與各部門的相互合作,讓拍攝當下能夠呈現出導演腦海中的畫面以外,素材拍攝完成後還有一個相當重要的手續,那就是交由在台灣稱為調光師(Colorist)的巧手,將不論是數位或底片的畫面,調整成為導演最希望呈現的樣貌。日前 NoFilmSchool 撰寫了一篇文章,提點新一代的電影創作者在調光這個環節,需要注意的五個事項,因為即便導演不一定會是最後操作機器剪接、調光、製作特效的人,如何更正確也更有效率地將自己腦海中的畫面傳遞給影像魔術手調光師。


在只能用底片拍攝的時代,16mm 的底片可以透過線性剪接器材剪接,最廣為人知也最多人使用的就是名為 Steenbeck 的剪接機器,《現代啟示錄》(Apocalypse Now)整部電影就透過這台有趣機器剪接完成。然而這樣的技術下只能直接在底片沖洗時調整藥水、顯影時間...等等環節,能夠稍微調整顏色在銀幕上所呈現出來的細節,或是直接在底片上面加深顏色,例如迪士尼影業在早期製作動畫電影的手繪方式,除此之外沒有後期製作的技術能夠調整素材顏色。所以當數位科技允許電影創作者將底片轉至數位檔案(過 TC),進行所謂非線性剪輯時,大大地打開了科技能夠在電影這個藝術媒介上涉入的程度。



了解調光師所扮演的角色


在後期製作階段,調光師會跟導演與攝影指導合作,調整最後數位影像或是底片的細節,包括顏色、濃度以及明度,當然許多時候導演可能會希望調出拍攝當下所呈現的色彩樣貌,所以有時候調光師會到拍攝現場同步理解導演的調度,與攝影師的鏡頭設計。在結構上,調光師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讓影像維持一致性,因為拍片的過程可能從數週到數月之久,不論晴天、雨天、陰天或是下雪都必須要繼續拍攝,調光師必須要能夠讓同一個電影世界中的影像質感與對比,維持在一定平均值,才能讓說故事的過程保持流暢。


清楚了解自己想要的影像樣貌


身為導演必須要相當了解自己最後的電影成品想要呈現的影像質感,即便那些畫面在導演的腦袋裡相當清晰,但實際上要化為有形就必須經過更仔細地思考。對於調光師來說,要把影像調整成任何的樣貌都是相當簡單的事情,然而即便你擁有相當高超的調光技術,導演沒有想清楚畫面究竟要怎麼樣調整也是枉然。所以在調光之前,導演與攝影指導必須要更清楚地討論出,最後呈現在大銀幕上面的影像,究竟要帶出什麼樣的風格,才能呈現出導演說故事的風格與美學。


休息一下出去走走


或許每一個專業工作都需要一些時間放空自己,才能重新找回工作上的堅持與專注,不過調光師這個職業又更需要中場休息的時間,因為即便是對色彩、光線相當敏銳的調光師,都還是會在過度使用眼睛之後,迷失在色彩無窮無盡的世界當中。因此,導演在調光的過程當中,更容易被自己的眼睛欺騙,如果團隊正在進行的是比較黑暗、負面的電影題材,很可能在調光的過程中,因為長期接觸暗色調的影像,以及重複觀看負面的素材內容,導致你的顏色會越調越深,對比越調越大,這個時候就是需要出去走走看看天空、看看綠色植物放鬆心情,才能回到導演一開始對於影像的初衷。



了解基本的調光科技


調光師在技術上面肯定有其專業,導演才會選擇與該團隊合作,但這不代表導演可以完全不懂其中的原理。如同盧貝松(Luc Besson)在拍攝《星際特工瓦雷諾:千星之城》(Valerian and the City of a Thousand Planets)之前,先到了詹姆斯卡麥隆(James Cameron)拍攝《阿凡達》(Avatar)的片場參觀學習,目的就是要了解最基本的動畫特效製作原理。如果導演連基本的調光概念都沒有,在科技日新月異的快速發展下,導演與調光師的溝通上可能會面臨困難,要傳達自己的想法就會難上加難。


認知到調光是創意合作的工作方式


當然,每一個導演對於電影最後的樣貌一定有其想像與堅持,但更重要的是你如何與調光師互動,在互相交換創意的情形下,達成你們都能夠理解並欣賞的成果。調光師絕對能夠懂得每一個導演對於自己作品的熱情與偏執,但更理想的狀況下是讓調光師知道你的想法,讓調光師注入自己的創意達到你要的成果,畢竟調光師最後要掛上自己的名字,在互相尊重與合作的前提之下,作品才能有更好的成果展現在大銀幕上。

相關新聞

留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