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義大利新寫實主義如何將求生存的勇氣搬上大銀幕

2017/08/21|新聞快訊
by seboxhong

文/ Sebox


第二次世界大戰各國投入了大量的資源、資金,幾乎把所有東西都丟進戰爭的黑洞之中,電影產業在戰後幾乎成為了最不必要的一環,畢竟基本民生需求對於政府來說,才是必須要先補救的缺口。不過這樣的環境也讓電影產業走出了自己的路,電影工作者們在艱困的環境下,還是不忘影像記錄的責任與義務,背起攝影機開始拍攝戰後會真實的樣貌,在歐洲也出現了義大利新寫實主義(Italian Neorealism)這個電影類型潮流。


No Film School 製作了一支影片,解釋義大利在二戰之後如何把社會實景搬上大銀幕,有別於戰前片廠拍出來華而不實的內容,義大利新寫實主義讓觀眾看到戰爭帶給我們最真實的影響。從羅貝托羅賽里尼(Roberto Rosellini)、費德里柯費里尼(Federico Fellini)以及奧多法布李吉(Aldo Fabrizi)共同製作的《羅馬不設防城市》(Roma, città aperta)開始,義大利新寫實主義以一股叛逆卻又直接的影像語言與觀眾溝通,再帶到維多里奧狄西嘉(Vittorio De Sica)執導《單車失竊記》(The Bicycle Thief)、《擦鞋童》(Sciuscia)等作品,解析這個電影浪潮如何把人們在街頭上求生存的勇氣,搬上大銀幕。(NoFilmSchool)



延伸閱讀:


http://www.hypesphere.com/archives/58371/2

相關新聞

留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