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ris 專欄 / 2017 年最讓人失望的 9 部電影

2018/01/01|
by Chris Sun

在結束了各種年度回顧後,2018 年第一天也許有個時間讓我想想 2017 年究竟什麼電影在走出戲院後感到失望,這些失望有時候並不單純直指電影難看,而是對於想像中的過程有著不小的落差吧。


《金牌特務:機密對決》


前陣子馬修范恩(Matthew Vaughn)談到他和 DCEU 有過幾次談論,關於兩方之間在未來的合作可能性,當時其實默默的覺得,也許你先好好檢討為什麼把大家如此喜愛的《金牌特務》續集拍成這樣吧?對於第一集的劇情架構直接複製貼上不是不行,但說真的這樣的方向風險本來就很高,縱然有像《Star Wars:原力覺醒》之於《星際大戰:曙光乍現》的成功例子,不過也有如《醉後大丈夫2》、《即刻救援2》這類消耗新意的續集作品,《金牌特務2:機密對決》有非常好的演員和預算以及第一集培養出來的 Fan Base ,不過看完只讓人覺得是一場令人坐立難安的 2 個半小時旅程,角色該多戲份的太少,該少的又太多,整體節奏明顯出了亂子,就算帶出了更龐大的世界觀,也無法讓人提起勁來期待第三集。



《攻殼機動隊》


該說失望還是該說好萊塢改編又一「正常能量發揮」?多年改編傳聞後真人版《攻殼機動隊》終於在今年登場,在先前釋出的預告與相關素材都展現獨特美術風格還是讓人多少有些期望,可惜在種族議題不斷延燒下確實也在最終的呈現上難以服人,但撇開這些與電影美學有些距離的因素,《攻殼機隊動》真人版的確有著致命且明顯的缺點,故事的不流暢與角色行為無法產生火花和共鳴,都使我覺得最後該討論的巨大「靈魂」議題顯得太小情小愛。



《星際異攻隊2》


漫威影業已經 10 年,《星際異攻隊》至今依舊是我最愛的漫威電影,在恰當的幽默、無可挑惕的選角以及開創太空歌劇的極佳品味,作為導演詹姆斯岡恩都做得極佳,可惜第二集彷彿只是這些招數的複製貼上,但是多了更多無謂的笑料、角色的台詞、設定也太過用力,Baby Groot 賣萌到最後感到很膩,更別說德克斯一直不知所謂的詭笑,最讓我感到驚訝的是本片的故事發展幾乎一路到底沒有起伏,甚至到了最後的轉折都以一種理所當然之節奏出現,僅存的可看性只剩下從第一集以來銀河守護者成員彼此的有趣化學效應以及「勇度」。



《雷神索爾3:諸神黃昏》


作為漫威影業主要三本柱之一的雷神,在電影評價上一直是最差強人意的,這一集特別找來的導演風格鮮明的紐西蘭導演塔伊加維迪提企圖反轉這樣的劣勢,也確實在第一支預告就展現令人期待的改變,但看完本片之後只能說這又是另一部漫威影業的笑料之作,徹底改頭換面的策略連原本角色都被破壞殆盡,甚至最迷人的洛基也變成另一個一同加入搞笑的傢伙,各種可有可無的幽默幾乎以氾濫的狀態蔓延在各個劇情推展的角落裡,難以讓人進入狀態,而最大的問題也許漫威應該好好考慮認真拍一部純喜劇作品,也許會不讓人感到過於尷尬。



《正義聯盟》


一部破碎的電影,在各種查克史奈德的風格殘骸中我們看到了一部令人心碎的作品,原本可以好好堅持、延續 DCEU 獨特的神祇、宗教意涵風格的超級英雄,最後依舊硬生生的被改造成歡樂大團聚的作品,除了劇本的大問題外,一樣如同《雷神3》的角色不連貫,僅存神力女超人的魅力撐全場,布魯斯韋恩要從一個躁鬱的私刑者變成樂觀的領導者可以,但如果你只是把他變成一個只會犧牲自己耍英雄的富二代,那也太對不起這個世界最偉大的偵探以及表人王了(?)



《異形:聖約》


在《普羅米修斯》畫了一個巨大的餅、也沒看到半隻異形後,雷利史考特深知要挽回那些異形影迷要端出最純正的異形出來,想法路線是對的,但執行上出錯了,要娛樂性、直白的講一個故事,但漏洞太多,普羅米修斯號營造出來的神秘感太快地被解答,究竟異形地誕生是來自工程師還是大衛?機器人與人、造物者與人的巨大議題最後變成可有可無的兒戲,完全浪費了電影一開始精彩辯證。



《健忘村》


精彩美術、絕佳的卡司、令人讚嘆的電影質感與大膽的故事,這個嘗試背後有著有趣且值得好好探討的政治意涵,但是一個背離觀眾太遠的嘗試,《總鋪師》那種台灣電影缺乏的草根性格觀點是勳導的優點,真的可惜有種本來只是做一桌精緻菜餚但是最終變成 30 桌喜宴但拿以駕馭的感覺。



《血觀音》


《血觀音》的手段與目的甚至到說書敘事方式都很難不和做的極為優秀的《大佛普拉斯》比較,但對我來說最大的差別在於一個用最簡單的故事講一個複雜的問題,另一個則是用複雜的故事講一個簡單的問題,但還講得不是很好,市面上多數對於本片的好評在於背後各種有趣、發人深省的社會改編案件和隱喻,但對我來說,沒有把故事說好,縱然有多好的隱喻都是多餘;《血觀音》想要講的東西很多,但最終沒有一件事講好,想要講政治,被華麗的美術服裝和強大的表演蓋過去,想要講愛,被枯燥乏味的政治蓋過去,想要演技,在惠英紅的實力下其他人難出頭,這是一部技術面極佳、取材施力點獨特的電影,但是難掩無病呻吟與小題大作的故事缺陷。



《Star Wars:最後的絕地武士》


關於最後的絕地武士的失望,不是在於他與先前的星際大戰有什麼樣的不同,而是在於它徹底毀掉了一個好的故事,同時也謀殺了原本受人喜愛的角色,以路克來說,隱居自我放逐的原因過於單薄,更讓人不解的在於復出的動機也毫無說服力,角色沒有立場外幾乎也是破壞了先前天行者路克的個性,難怪馬克漢米爾先前訪問時指出這次的路克和他心目中的路克不太一樣;而在劇情上充滿著各種漏洞以及無關緊要的安排,過多的轉折彷彿是為了不斷刺激觀眾的驚訝而生,最讓我感到認同的一點來自先前國外影迷的一句話「芮始終是一個不怎麼有趣的 Mary Sue」。



上述電影有不少部其實獲得很高的評價,不過畢竟電影喜好看個人,就我而言這 9 部電影都有許多值得好好探討的優點,如《血觀音》、《攻殼機動隊》的美術、《最後的絕地武士》的特效、《星際異攻隊2》的歌曲選擇....但身為電影,要如何好好的說好一個故事,永遠是最重要的,敘事如何抓住觀眾的目光以及產生好的共鳴,就我而言,都是這幾部電影可以做得更好的部分。

相關新聞

留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