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瞭解電影宇宙難複製 華納兄弟與 DC 娛樂終於走向正軌?

2018/06/20|專欄評論
by 孫志騰

上週四 THR 報導了 DC 娛樂除了將任命濱田沃特(Walter Hamada)為最新的品牌主導者外,接下來的相關的計畫也浮出水面,而從 2013 年《超人:鋼鐵英雄》(Man of Steel)之後展開的 DC 擴充宇宙在搖搖擺擺了 5 年之後,似乎也終於開始往好的方向前進。

2016 年由查克史奈德(Zack Snyder)執導的《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Batman v Superman: Dawn of Justice)雖然獲得了不錯的票房成績,不過整體評價卻不甚理想,不少評論都表示浪費了這兩個英雄首次在銀幕對決的大好機會,而後續的導演版又掀起了一波華納兄弟干預過多的陰謀論討論,當然,導演要如何在有限的電影時間配合片商談判映演廳數,本來就是一個沒有誰對誰錯的問題,剪接得太完整,時間太長,會影響票房,而太短,又會過於破碎,這個問題到了《自殺突擊隊》(Suicide Squad)又再次被提及,縱然導演大衛艾耶(David Ayer)出來表示這就是他的導演版,不過也有許多影迷透過預告的畫面推斷原本的剪接順序,飾演小丑的傑瑞德里托(Jared Leto)也曾表示自己有一些戲份被剪掉。

而這個「剪接門」一路延燒到《神力女超人》(Wonder Woman)後終於告一段落,大量的好評、蓋兒賈朵特(Gal Gadot)完美選角、克里斯潘恩(Chris Pine)突然成為暖男代表、全民好男友,頓時 DC 擴充宇宙未來有一片光明,直到《正義聯盟》的上映,查克因為家庭關係辭去職務,喬斯溫登(Joss Whedom)救火,最終戲院版哪一段是誰導的、哪一段被刪掉又成為大家討論的話題,而整個電影宇宙的風格品牌未定調,創作者被干預的謠言不斷傳出,就算官方消息從未有很明確的聲明,但是大家都知道 DC 擴充宇宙還有很大的問題需要解決。

其實在今年初的新聞華納兄弟就選定《牠》(It)監製濱田沃特擔任DC電影新任主席,直到年中才看到了稍微明確計劃樣貌,包括了陶德菲利普斯(Todd Phillips)執導、瓦昆菲尼克斯(Joaquin Phoenix)主演的小丑獨立電影準備開拍,哈莉昆恩以及小丑這對情侶各自的獨立電影也將持續擴張《自殺突擊隊》的世界與風格,同時在報導當中也可以發現接任的沃特已經有自己一套的方式,取消宣布接下來的上映計畫就可以推估將放棄複製漫威電影宇宙那套按表操課、互相拉抬的方式,至於整體計畫是什麼,可能還要再持續觀望。

雖然又是一波人事更動消息,但為何有所不同甚至讓多數外媒以及我自己感到樂觀?現在看起來是蠻認知複製漫威電影宇宙這套並不是萬靈丹,要找出適合自家脈絡的手法去營造電影世界才是正解,所以大家也不用覺得東一塊西一塊大雜,至少我自己很期待陶德和瓦昆版本的小丑,說不定整部片就是一部非常寫實的驚悚黑色喜劇也說不定,真的不是直接把凱文費奇那套拿來就可以直接完美移植。

至於 DC 擴充宇宙,我比較不喜歡現在對於蝙蝠俠的態度,一直搖擺不定的情況下對於影迷真的會覺得有點疲乏,其實在去年 SDCC 之後就有不少關於班艾佛列克不會飾演蝙蝠俠的新聞,但真的在沒有確定之前只會淪於一種空想和猜測,而對於導演麥特里維斯(Matt Reeves)來說可能也會礙手礙腳。

哈莉昆恩傑瑞德的小丑這條線看起來可以發展的空間很大,撇開《自殺突擊隊》的問題,這兩個角色可能是本片最吸引人的橋段,而計畫裡提到找來《蜘蛛人:返校日》編劇組合擔任編劇的《閃電俠》獨立電影,要如何從中找出具有專屬角色活力的故事是一大考驗,真的是切記再一味的複製湯姆荷蘭德與彼得帕克的成功思維,要怎樣從伊薩米勒(Ezra Miller)的演員特質發展出一個有「回到未來」風格的電影才是重點。

整體來說,真的不用太過悲觀,也許是隔壁 M 社的巨大成功,讓 WB 以及 DC 有些操之過急,而對於那些喜歡 DC 角色的粉絲們,也是愛之深責之切,相信大家都知道,獨眼龍也知道,華納兄弟決策層一定也知道整個方向需要再做更完善的調整,找來沃特去主導感覺得出來 WB 是想從失敗中學習,並且走出自己的一條路,而且其實除了電影之外,他們兩者在電玩、動畫上合作成就是非常高的,所以對於接下來的各個計畫,還是保持一些信心吧!

相關新聞

留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