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愛在三部曲」是最棒的愛情電影三部曲?

2018/06/27|專欄評論
by 孫志騰

無論是在類型電影或是作者電影的範疇,我們都常常看到電影創作者或是片廠制度下把一個故事分成三部電影敘述,也就是我們俗稱的三部曲,目的有可能是票房、口碑導向,例如「回到未來三部曲」,或是世界觀過於龐大必須切分三等份,如「魔戒三部曲」,在一開始就是以三部片的架構募資拍攝,亦或者是導演在三部片中展現一個主題、一個概念,例如朴贊郁的「復仇三部曲」或是李安的「父親三部曲」,鮮少一個三部曲系列是以「時間」為因,故事發展為果,李察林克萊特(Richard Linklater)的「愛在三部曲」即是如此。

李察與伊森霍克、茱莉蝶兒(Juliy Delpy)建構的愛情世界幾乎是隨著真實世界的時間推移而前進著,傑西、席琳在三個不同的時間點相遇、相識、相處,在大量的兩人對話中探討了每一個觀眾在人生所面臨的價值觀辯證,他們的故事因為時間真實性的輔佐下而變得如此寫實,在這 18 年當中是否有一個錯覺是傑西和席琳是真實存在於這個世界裡,有一個如此浪漫、又貼近現實的故事發生在我們週遭?只不過這麼剛好,它被捕捉起來而放映在我們眼前?

一個偉大的三部曲,必須要把故事說得自然不刻意,重要的事要如何把這三部電影合理化的存在,讓它變成一個前呼後應的脈絡,我們曾經在「黑暗騎士三部曲」看到克里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Nolan)如何透過畫面構圖以及超級英雄的精神延續與銜接三部電影,讓它形成一個圓,然而也許你沒有發現的是(或是你已經忘記),《愛在午夜希臘時》(Before Midnight)最後傑西與席琳的爭執,非常巧妙的連結到《愛在黎明破曉時》(Before Sunrise)傑西在下車前,慫恿席琳和他一起逛逛維也納的對話:

「設想一下,10 年、20 年之後,你已經結婚了,但你的婚姻已經失去了曾經有過的活力,你開始怪你的丈夫,你開始回想你一生中曾經遇過的所有男人,設想假設如果你選擇其中一個嫁給他會發生什麼事?我就是其中一個人,就是我!就當這是個時空旅行,從未來到現在,看你究竟錯過了什麼,那會有極大的幫助,你和你未來的丈夫會發現你什麼都沒有錯過,我就像他一樣是一個徹底的失敗者,毫無目標、無所事事,但你做了正確的選擇,同時為此開心。」

 

最後,本來就對傑西有不錯好感的席琳答應了他的邀約,和他一起下了火車在維也納這個城市逛了一整天,就這樣開啟了一段「不解之緣」,兩人在錯過多年之後於巴黎相遇,因為一首歌而讓兩人的生命更緊密的結合在一起,甚至到了兩人已不惑之年,在希臘這個美麗的國家再一次的透過不斷的談話和辯證,回顧他們這 18 年來的過去現在以及搖擺的未來,猶如每一個夫妻、伴侶所面對的生活壓力、信任與否與那些不曾說出口的犧牲,這兩人也來到了如履薄冰的緊繃關係裡。

在最後一個激烈的爭吵過後,兩人在夜晚的海邊,傑西再次扮演了那個年輕有熱誠,內心有著各種對世界衝撞理想的美國男孩,在那一瞬間,在傑西扮演著「時空旅人」的那瞬間,他們兩個又回到了那列車廂當中,對於彼此充滿著好奇新鮮以及渴望,「我來拯救妳,就像我說過的那樣」傑西說著,他想告訴席琳,那個曾經搭著時光機來到那列車廂、提到她未來的丈夫的男子,就是他自己,他想跟他說,無論她在哪一個時刻、哪一個空間,無倫是在火車上、彈著吉他的公寓裡還是海邊的咖啡廳,或是已經變成 80 歲的老婆婆,當她回顧這一切時,她都知道她會選擇眼前這個男人伴隨她一輩子,就是那個毫無目標、無所事事的男子,在摩天輪上親吻她的男子,願意作出妥協與包容她的男子,在那個瞬間、那個對話,不用特效、不用轉場、不用剪接,我們都回到了 1995 年《愛在黎明破曉時》。


「我去拿我的包包。」

在那一刻,這個故事變成了一個圓滿的圓,傑西和席琳在這 18 年當中改變了什麼?以及堅持了什麼?在每一個對話中都準確的架構出那無法參與的時光,最終我們會知道,縱然在傑西與席琳都已

不再年輕、為了經濟現實、為了小孩而爭執不休,在沒有王子公主總裁美女的世界裡,我們還是要找到那個最初點燃這一切的熱情與初衷,無論用什麼方式。

「這就是真實的人生,它不完美,但很真實。」(This is real life. It's not perfect but it's real.)

 

 

相關新聞

留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