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防疫片單推薦:魏斯安德森最愛的 30 部電影

2020/04/27|專題報導
by hsphere

魏斯安德森(Wes Anderson)無疑已經成為當代最具作者符號的電影導演之一,他識別度極高的置中構圖以及讓人賞心悅目的美術設計,讓他在 2010 年代快速累積了大量的影迷,更讓各個大明星稱先恐後的想要演出他的作品,而這位來自美國德州的導演,心中又有哪些好片呢?一起來看看。

《四百擊》(The 400 Blows),1959 年

如同許多優秀的當代導演,法國新浪潮的代表人物楚浮的《四百擊》是魏斯安德森為愛的電影之一,在宣傳《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時,魏斯表示這部電影是他想要成為電影導演重要的作品。

《公寓春光》(The Apartment),1960 年

「我非常喜歡這部電影」,魏斯安德森在接受紐約每日新聞時曾表達對本片的熱愛,《公寓春光》為比利懷德(Billy Wilder)自編自導,描述一名員工將自己的公寓出借給自己的上司偷情,以獲取升遷機會,最終本片囊括奧斯卡最佳影片、導演、剪輯、原著劇本與美術設計五項大獎。

《驢子巴達薩》(Au Hasard Balthazar),1966 年

出自法國導演羅伯特布列松(Robert Bresson)的作品,魏斯安德森表示觀賞這部電影的過程,你的心會隨著故事裡頭的驢子一起牽動。

《冒一切風險的階級》(Classe Tous Risques),1960 年

「《冒一切風險的階級》非常的棒。」魏斯安德森評論克勞德索特(Claude Sautet)執導的法國黑幫犯罪電影,改編自同為本片編劇喬斯喬凡尼(José Giovanni)的同名小說,故事描述一名從義大離逃亡到巴黎的幫派份子,在過程中受到了一名男子的幫助。

《發條橘子》(The Clockwork Oragne), 1971 年

史丹利庫柏力克(Stanley Kubrick)啟發了許多知名導演,魏斯安德森也不例外,他認為《發條橘子》有非常完整庫柏力克的形狀,「這是一個被精心設計的電影,畢竟你需要去建造一個電影當中從未出現過的世界。」

《酩酊天使》,1948 年

黑澤明向來是魏斯安德森最喜歡的電影導演之一,而他對這位日本傳奇的景仰並不是只出現在片單的選擇上,他的上一部電影《犬之島》其中就有不少致敬的元素,魏斯甚至在上映時於紐約的 Metrograph 戲院舉辦了一個小型的黑澤明影展。

《某夫人》(The Earrings of Madame De),1953 年

魏斯安德森在接收標準收藏的訪問時對 1953 年德國導演馬克思歐佛斯(Max Ophüls)的《某夫人》表達讚嘆,認為這是一部「完美的電影」,故事描述一位名叫丹妮爾·的貴婦出售她丈夫送給她的一對耳環以償還債務時,引起了財務上與肉體的連鎖反應。

《泯滅天使》(The Exterminating Angel),1962 年

魏斯安德森將 1962 年路易斯布紐爾執導的超現實作品《泯滅天使》列為標準收藏中最愛的作品之一,魏斯分享自從在德州念大學時看過錄影帶(VHS)版本的《泯滅天使》之後就再也沒看過這部片了,「布紐爾是我的英雄,麥可尼可斯(《畢業生》導演)曾透露自己每一天都會想著布紐爾,我想我也是這樣,至少可能是每隔一天吧。」

《線人》(The Friends of Eddie Coyle),1973 年

除了歐洲以及新浪潮的作品外,從《線人》也可以看出魏斯安德森他多元的電影品味;本片由彼得葉茲(Peter Yates)執導,描述一名波士頓的底層黑幫份子,在一場犯罪之後即將面臨漫長的牢獄之災,在此之前他將出賣自己的朋友來躲避懲罰。

《傀儡生活》(From the Life of the Marionettes),1980 年

在楚浮、布紐爾、黑澤明之後,我們在這邊看到了另一位殿堂級大師英格瑪柏格曼的作品,《傀儡生活》是柏格曼另一部對於婚姻關係的精湛描繪,講述了卡塔琳娜(Katarina)和彼得埃格曼(Peter Egermann)的關係破裂後的故事。

《漢娜姊妹》(Hannah and Her Sisters),1986 年

魏斯安德森認為《漢娜姊妹》輕而易舉的成為他最愛的伍迪艾倫(Woody Allen)作品,這部 1986 年上映的電影在票房上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以 600 萬美金的成本賺進了 4000 萬美金的票房,同時在奧斯卡獎上獲得了最佳原著劇本、男女配角的風光成績。

《赤裸童年》(L’enfance nue),1968 年

魏斯安德森在接受標準收藏訪問時曾表示,《赤裸童年》導演莫里斯皮亞拉(Maurice Pialat’)的所有作品都值得大家收藏,相較於大家較為熟悉的、同時也會本片監製的《四百擊》導演楚浮,皮亞拉在《赤裸童年》一樣用一個疏離的方式講述一個男孩在眾多寄養家庭中的叛逆與成長。

《三島由紀夫:人間四幕》,1985 年

再次可以從這部電影的選擇瞭解魏斯安德森對於日本文化的喜愛,本片由美國導演保羅許瑞德執導,故事以 1970 年三島由紀夫自殺為主軸,用四個章節描述這位日本文壇的巨人。

《失蹤》(Missing),1982 年

柯斯達加拉夫斯(Costa-Gavras)執導、西西史派克(Sissy Spacek)、傑克李蒙(Jack Lemmon)主演的《失蹤》是史上最重要的政治驚悚作品之一,故事描述南美某國政變,而一名自由作家離奇失蹤,他的妻子以及父親共同想要了解真相,在政治理念迥異的情況下瞭解到美國對於此事件的介入,本片當年一共在坎城影展獲得金棕櫚以及最佳男演員兩項大獎。

《發暈》(Moonstruc),1987 年

歌手雪兒(Cher)拿下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的電影作品,卡司還包括了年輕的尼可拉斯凱吉,魏斯安德森認為這是一部相當典型的好萊塢紐約電影,並且相當欣賞本片的劇本。

《龍貓》,1988 年

除了黑澤明之外,宮崎駿也是魏斯安德森相當景仰的導演,當年以《犬之島》參加柏林影展時,魏斯安德森就表示《龍貓》對《犬之島》的影響相當之大。

《新世紀福音戰士》,1995 年

「這部日本動畫作品非常難以形容,如果我試著解釋可能聽起來就不是那麼好看了。」魏斯安德森表示他在一週的時間內就看完整個 24 集的內容,並且會開始相信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大都會傳奇》(New York Stories),1989 年

1989 年集結伍迪艾倫、馬丁史考西斯(Martin Scorsese)以及法蘭西斯柯波拉(Francis Coppola)三位傳奇紐約導演的電影,魏斯安德森非常喜愛其中馬丁執導的篇幅《Life Lessons》。

《下一站》(Next Stop, Greenwich Village),1976 年

由保羅莫索斯基(Paul Mazursky)執導的紐約喜劇,描述一名來自布魯克林的 22 歲男子,在曼哈頓追尋自己的夢想,「我在多年前看了這片之後,除了喜愛之外其他我都不記得了。」

《哈里的遭遇》(The Plot Against Harry),1989 年

安德森認為麥可羅莫(Michael Roemer)執導的《哈里的遭遇》是他心目中最棒的紐約電影之一,魏斯表示這部片有一點《黑道家族》(The Sopranos)的感覺,但在他的印象中本片又沒什麼暴力元素,「這是一個很棒的劇本,同時有一定的柔和度。」

《失嬰記》(Rosemary's Baby),1968 年

波蘭斯基 1968 年的驚悚鉅作,魏斯安德森對這部片的評價為「一部我總是會想要回顧觀看的電影」,電影元素不太會被歸類為驚悚的安德森,其實在他的作品裡會有一些突如其來的冷暴力,除此之外,他也對《失嬰記》的劇本讚譽有加。

《冷戰諜魂》(The Spy Who Came in from the Cold),1965 年

1965 年由馬丁里特(Martin Ritt)執導的冷戰電影《冷戰諜魂》改編自英國小說家約翰勒卡雷(John le Carré)同名作品,作者以及魏斯安德森都認為本片是諜報電影的不朽經典。

《野良犬》,1949 年

雖然黑澤明影響了 1970 年代許多好萊塢電影類型的雛形,但完全可以想像魏斯安德森對他的「喜愛」,這部 1949 年的《野良犬》建構了往後 50 年的警匪電影架構。

《成功的滋味》(Sweet Smell of Success),1957 年

魏斯安德森選了 1957 年的《成功的滋味》成為他最喜愛的紐約電影之一,故事描述一位知名報紙專欄作家漢賽克利用自己的關係和影響力,企圖毀掉妹妹和一個他認為不適合的爵士樂手的戀情。

《路易十四的崛起》(The Taking of Power by Louis XIV),1966 年

「這是一部很棒但又有點奇特的電影」,魏斯安德森評論羅伯特洛索里尼執導的這齣電視電影,「劇中飾演路易十四的演員並沒有給予一個具有說服利的咬字,甚至覺得他不太會說法文,但他卻相當迷人。」

《恐怖代言人》(Terror's Advocate),2007 年

巴比舒達(Barbet Schroeder)執導的紀錄片《恐怖代言人》受到魏斯安德森相當大的推崇,這個以專門為恐怖份子、戰爭罪犯辯護的律師賈克魏傑斯(Jacques Verges)為主軸的作品有著獨特的視角與觀點。

《托尼》(Toni),1932 年

尚雷諾(Jean Renoir)於 1932 年的作品,描述一個在南法地區的義大利移工的故事,有趣的是,這個時期的尚雷諾並沒有太明確的形式表現手法,但卻影響了本片的副導、義大利新寫實主義的大師維斯康提(Luchino Visconti)日後的作品。

《真戀假愛》(Trouble in Paradise),1932 年

多數的時候我們都會認為魏斯安德森的電影猶如一場甜品嘉年華,有趣的是這也是魏斯安德森對德國電影導演劉別謙(Ernst Lubitsch) 1932 年的作品《真戀假愛》的形容,本片描述了一名鴛鴦大盜再一起案件中引起的人性貪婪與糾葛,「像是舒芙蕾甜點般的電影」

《我要復仇》,1979 年

又一個日本導演!今村昌平 1979 年改編真實連續殺人犯西口彰的故事,榮獲 1979 年日本電影學院獎最佳影片,被譽為 1970 年代日本電影的傑作,今村昌平以過去紀錄片的冷靜的觀點,重現了一名罪犯的內心。

《靈慾春宵》(Who's Afraid of Virginia Woolf?),1966 年

魏斯安德森在接受爛番茄網站訪問時直言他第一次觀賞麥克尼可斯(Mike Nichols)執導的《靈慾春宵》並沒有讓他印象深刻,「可能這部片有些負面吧,但當我最近重新再看這部片時,我發現它相當美麗、令人感動且興奮。」

資料來源:
Wes Anderson’s Favorite Movies: 30 Films the Auteur Wants You to See

相關新聞

留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