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與鍾孟宏對談《陽光普照》的角色建構、攝影風格與摩托車

2021/03/08|新聞快訊
by hsphere

距離上一次台灣在奧斯卡拿下最佳外語片正好是 20 年前由李安執導的《臥虎藏龍》,20 年後,又有一部受到北美媒體、影評人關注的台灣電影有望衝擊奧斯卡,就是 2019 年由鍾孟宏導演執導的《陽光普照》。這部在金馬獎獲得最佳影片、導演、男主角、男配角以及剪輯的作品在下檔沒多久即登上了 NETFLIX 串流平台,也因此讓更多台灣以外的觀眾可以看到這部傑作,自從綜藝報的首席影評彼得德布魯(Peter Debruge)在他的 2020 十大電影文章中,將《陽光普照》評選為首位後,NETFLIX 也開始在本片下了宣傳力道,IndieWire 上週分享了李安導演與鍾孟宏導演的獨家對談,兩人暢談了《陽光普照》的諸多細節。

鍾孟宏導演在談到角色建構時表示,每一個角色都有其自然的生活面,但要如何拿捏延展的程度,變成是這部片相當困難的一件事,另外他也補充,很多時候我們看到的東西,並不是我們以為看到的那樣:「就像媽媽最後看到的太陽,或是像菜頭,他並不是你想像中那樣的壞,但是他壞到讓你覺得他死了活該,但如果你知道他整個過去、背景的時候,你發現他不應該是這個樣子的,人生並不是只有一條路,應該是轉來轉去的。」

攝影部分,因為鍾孟宏導演向來都是以中島長雄之名身兼自己作品的攝影指導,在這次對談中,他也提到了一些有趣的作法:「我有一個壞習慣就是我很少關機,Camera 一開之後我就一直拍一直拍,拍到有得到我要的東西我才會關機,所以當攝影師和導演有一個好處就是我可以一邊拍一邊跟演員講話。」雖然這樣的拍攝過程會造成錄音師的困擾,但鍾孟宏導演也非常直白地表示「當我不說話的時候就表示那是我要的表演了」;另外,鍾孟宏也透露他自己很少使用觀景窗,他會一隻眼睛看小的監視螢幕調整構圖,一隻眼睛看表演,他也鮮少使用分鏡,都使用主鏡頭(master shot)敘事。

最後,李安導演也詢問了鍾孟宏導演,好像每一部他的電影都有出現摩托車,鍾導也作出解釋:「移動的東西好像都代表一種傷感」;其實,移動這件事,對於台灣新浪潮電影來說是一個重要的敘事手段,這個手法也影響了趙德胤導演在他電影中的一些呈現,如《冰毒》就有長時間的移動鏡頭,《陽光普照》也是在一個摩托車移動中開場。

完整影片如下,雖然本影片主要是推薦給北美的媒體以及演藝學院會員,但也真心推薦。

相關新聞

留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