睽違 24 年再次合作!回顧麥特戴蒙與班艾佛列克的友誼時間線及《最後的決鬥》四大看點總整理

2021/10/11|專題報導
by hsphere

五光十色的好萊塢,在眾星當中都會有一些透過工作機會、合作作品而熟識的好友,有些甚至會進入到彼此的生命當中,例如童星就認識的陶比麥奎爾(Toby Maguire)與李奧納多迪卡皮歐(Leonarod DiCaprio)、布萊德利庫柏(Bradley Cooper)也因為幫助布萊德彼特(Brad Pitt)走出酗酒低潮而成為好友,不過有一組好友,兩人在尚未進入電影產業就相識,同時靠著共同撰寫的劇本打開好萊塢的大門,並且在這 40 年當中持續維持友好關係,他們就是麥特戴蒙(Matt Damon)與班艾佛列克(Ben Affleck)。兩位今年推出了全新作品《最後的決鬥》(The Last Duel),兩人不僅雙雙參與演出,同時也是繼 1998 年的《心靈捕手》(Good Will Hunting)之後再次一起擔任編劇,本片預計 10 月 15 日於台灣上映,趁此機會一起來回顧兩人超越 40 年的友誼紀錄!


1980 年代:相遇

麥特戴蒙與班艾佛列克相差兩歲,兩人初次相遇是在 1980 年代初,當時他們分別為 10 歲與 8 歲,兩人都住在麻州的劍橋市,只隔兩個街區,同時兩個人都喜歡棒球,熱愛表演,甚至都就讀劍橋林吉與拉丁學校(Cambridge Rindge and Latin School)。

「在認識麥特之前,我總是一個人,畢竟表演是一項單獨的活動,我總是出去做點什麼,演出一些電視節目之類的,沒人能理解,其他小孩也不知道我到底在幹嘛,它是怎樣運作的。」班艾佛列克在接受 Parade 訪問時表示,「然後,突然之間,我有了這個朋友麥特,他理解我在幹嘛,同時也想嘗試,認為這很有趣,想要多瞭解它,很快的我們兩個就一起往這條路做下去。」

 
 
 
 
 
 
 
 
 
 
 
 
 
 
 

A post shared by Ben Affleck (@benaffleck)


1990 年代:投入電影產業,成名作《心靈捕手》誕生

班艾佛列克找到了麥特戴蒙之後,兩人就開始一起投入表演當中,班透露在高中時期他們並不是那種酷酷的學生,反而是「戲劇宅」,對於整個娛樂產業充滿興趣,在高中時他們多次跑到紐約市尋求演出機會,終於在 1992 年的電影《校園風雲》(School Tied)演出背景角色,根據富比士的報導,班艾佛列克曾透露兩人在演完本片之後曾以為就此飛黃騰達,但沒過多久他們就搞砸了,不過這筆酬勞雖然沒有直接的讓他們飛上雲端,卻間接的成為一個重要的契機,他們將這筆收入拿去租了洛杉磯的一間房子,傳聞就是《心靈捕手》劇本的誕生地。

完成《心靈捕手》劇本並開拍對麥特戴蒙以及班艾佛列來說無疑是美夢成真的時刻,因此在開拍的第一天,拍攝史戴倫史科斯嘉(Stellan Skarsgård)與羅賓威廉斯這兩位傑出演員的鏡頭時兩個人喜極而泣;然而本片不但在全球創下 1.3 億美金的佳績,最後更在第 70 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拿下最佳原創劇本獎,正式開啟了兩人璀璨的影人生涯。

2000 年代:兄弟爬山,各自努力

獲得奧斯卡後,兩人都成為頂尖影人,片約不斷,不再參與小成本製作的獨立電影,演出了更多商業大片,麥特戴蒙在 2000 年代繳出了叫好叫座的「神鬼認證系列」,開創了全新的諜報類型電影;班艾佛列克則成為了一線小生,主演了《珍珠港》(Pearl Harbor)、《夜魔俠》(Daredevil)、《記憶裂痕》(Paycheck)...等片,但爾後反而逐漸轉到幕後,2007 年推出了導演作品《失蹤人口》(Gone Baby Gone),2010 年的《竊盜城》(The Town)更展現了他絕佳的導演天賦。

2010 年代:擁有成就,持續關心

麥特戴蒙持續在演員路上推出優秀的作品,班艾佛列克則逐漸透過導演職位讓大家更認同他作為影人的才華,甚至在 2012 年的《亞果出任務》(Argo)中一舉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影片, 2017 年班艾佛列克在訪問時被問到了「完美的一天」是什麼樣子,再次把他多年的好友放進其中:「也許是在星期天和麥特看著愛國者隊的比賽,是個很棒、很放鬆的一天。」

2020 年代:再次共同撰寫劇本《最後的決鬥》,整理四大看點!

1. 睽違超過 20 年,好友再次搭檔編劇

時間來到 2019 年,這兩位好友在相隔超過 20 年後宣布再次一起撰寫劇本《最後的決鬥》(The Last Duel),麥特當時也解釋了為什麼隔了這麼久才再次合作:「我想我們之後會在一起寫更多劇本。很有趣的是,《心靈捕手》花了我們很多時間,而我們總是一直在告訴自己與對方說,真的沒有時間,因為我們從來沒有在同一個地方一起待過很長的時間。但這一次我們寫得很快,我想是因為在過去 25 年裡,我們除了拍電影以外都沒有在進行別的事情,所以我們現在對電影更了解了。」

而將這個故事發展成劇本以致電影的概念,其實是來自班艾佛列克,「但當我讀這本書時,瑪格麗特的勇氣與力量讓我動容。」於是他找來了自己的好友麥特,同時讓他去問曾在《絕地救援》(The Martian)合作過的名導雷利史考特,「嘿,老哥,你以前打過一場決鬥,但我們還有另一場決鬥,你想讀讀看劇本嗎?」麥特當時向雷利兜售這個計畫,而這位導演也非常爽快的答應,並且在六個星期之後就拿到劇本。

2. 《神鬼戰士》金獎導演雷利史考特睽違多年重回史詩題材

曾以《神鬼戰士》拿下奧斯卡最佳影片的金獎導演雷利史考特(Ridley Scott)生涯執導過多部史詩經典,這也是他繼 2014 年的《出埃及記:天地王者》(Exodus: Gods and Kings)之後再次回歸此類型電影,更有趣的是,麥特說雷利以前有過一場決鬥是真有此事,早在 1977 年雷利史考特的處女作《決鬥的人》也是描繪 19 世紀初兩位法國軍官多年糾結決鬥的恩怨情仇,讓這次的《最後的決鬥》頗有呼應的味道。

《最後的決鬥》取材美國作家艾瑞克傑格爾同名小說,描述中世紀法國最後一次官方認證司法決鬥:英法戰爭期間,騎士「賈克」強暴騎士「尚」妻子瑪格麗特,於是「尚」向國王路易十六請願司法決鬥,以生死決鬥代替法庭審判結果,這件歷史公案過去幾世紀在法國歷史文化界爭議不斷,包含了女性的堅強、背叛的友情、以及復仇的人性等複雜糾葛,進而吸引了麥特戴蒙、班艾佛列克與雷利史考特的興趣。

3. 《脫稿玩家》人氣女星茱蒂康默精湛演出

卡司方面,除了班艾佛列克以及麥特戴蒙之外,近年在商業電影與獨立電影都有代表作的亞當崔佛(Adam Driver)這次也飾演騎士「賈克」,不過這次最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無疑是近期才在《脫稿玩家》(Free Guy)有亮眼表現的茱蒂康默(Jodie Comer),這次在《最後的決鬥》中飾演堅毅的瑪格麗特,她勇敢的說出了自己的遭遇,在封建的中世紀,對抗由男人組成的社會結構。

而她的表現在威尼斯影展首映之後馬上獲得好評,「在所有演員中,茱蒂康默的表現最讓人印象深刻。」SlashFilm 的馬修薛佛(Marsahell Shaffer)在影評中寫到,「在多數的電影中,瑪格麗特這樣的角色僅僅是男性角色的一個投射對象,或者說只是一個功能性的存在,但康默將角色扁平化來順從他們的標準。」,另外,MovieMaker 的班拉夫(Ben Rolph)認為本片展現了康默非凡的表演,「她可以透過沈默來表達千言萬語,而一但她開口說話,這個角色給人的印象又是善良與聰明,但在違反中世紀社會的原型規範時,還帶有一些額外的兇猛。」

 4. 致敬黑澤明《羅生門》,以不同視角建構劇本

《最後的決鬥》描述一場沒有明確證據的控訴,因此絕對會有男女不同的立場觀點,麥特和班更大膽的將故事結構一分為三,以「透視法」闡述公案,「電影前三分之二從兩男人出發,最後揭曉女人才是整個故事英雄。」他們找來女編劇妮可哈洛芙珊娜進行三人編劇,各從「尚」、「賈克」、「瑪格麗特」角度詮釋,「班和我各從兩位男性視角寫前兩幕,妮可從女性視角寫第三幕。」

「我能夠補充我作為女性的觀點。」曾師從馬丁史柯西斯的女編劇妮可表示:「尚與賈克是自己故事中的英雄,但他們眼中事件並不可靠。瑪格麗特觀點才能糾正男性沙文的觀點。」雖然《最後的決鬥》以三章不同觀點型式致敬黑澤明,卻不像《羅生門》模糊「性侵」議題,反而強化三個人物角色主觀階級意識造成他們錯誤命運:麥特戴蒙飾演「尚」標榜自己是忠君俠義的無辜受難英雄,亞當崔佛飾演「賈克」認為自己風流萬人迷是女人的性福,直到最後一章「真相」才讓沉默「瑪格麗特」為自己發聲

從《心靈捕手》的稚嫩,到《最後的決鬥》的再次合作,麥特戴蒙與班艾佛列克這次以真實歷史故事改編的劇本,電影呈現了兩性的議題,也同時集結刺激打鬥、懸疑劇情,加上劇中演員緊繃的情緒張力,也可同時感受這對金童好友在這 25 年間敘事上的成長。

 

相關新聞

留言區

stephanh
同時讓他去問曾在《絕地救援》(The Marstian)合作過的名導雷利史考特

The Marstian????

The Martian啦

都不會校稿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