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保證?科技先驅?為什麼《阿凡達:水之道》值得你在 Disney+ 再看一次?

2023/06/13|專題報導
by hsphere

與多數的美國導演在類型與作者壁壘分明的差異相比,詹姆斯卡麥隆(James Cameron)是一個無比特殊的存在,他可以創造具有藝術價值的作品,同時也可以讓作品賣座,或者應該說「歷史級別的賣座」。1997 年他一手策劃的《鐵達尼號》(Titanic)曾在影史票房冠軍上待了 12 年,直到 2009 年他自己的《阿凡達》(Avatar)再次超越,2022 年,等待了超過 13 年的續集《阿凡達:水之道》(Avatar: The Way of Water)在超級英雄世代下,依舊創下驚人成績,目前以 23.2 億美金穩居第三,本片Disney+串流獨家熱播中 ,讓你在家就可以欣賞這位「世界之王」詹姆斯卡麥隆精心打造的科幻史詩續作。

然而,除了首集累積的觀眾基礎外,《阿凡達:水之道》延伸了潘朵拉星球的生態設定與美輪美奐的美術設計,更以「水」作為主要環境舞台,進而開創全新的水中動態捕捉科技,全新氏族的文化生態,這些精采的製作幕後現在也可以同步在 Disney+ 觀賞!


等待是值得的!曾經成為都市傳說的續集

早在 2006 年時,詹姆斯卡麥隆就曾表示如果《阿凡達》的票房成績亮眼,就會有後續續集的可能;而在第一集成為影史票房冠軍之後,二十世紀福斯影業顯然沒有藉口不開綠燈。2010 年詹姆斯正式宣告續集計畫,並且表定 2014 年上映,是的沒錯,《阿凡達:水之道》第一次表定的上映時間是 2014 年,也就是我們足足多等了 8 年才看到這部續作。

2013 年詹姆斯在 NAB 電影技術高峰會透露,《阿凡達:水之道》將使用全新水下拍攝技術,「從拍攝《阿凡達》時,我們就有一個數位藝術團隊來協助我們拍攝水中的畫面。我們可以透過電腦圖資來模擬海底的環境,但是我們沒有辦法模擬演員在水中的姿態,所以我們讓演員進入一個很大的水箱,並使用水中鏡頭來捕捉他們的動作進而模擬成動畫。」

隔年 2014 年,詹姆斯更宣告將一口氣撰寫三部續集劇本,並且鎖定 2016 年上映,不過 2015 年時又延到 2017 年,而就這樣,《阿凡達》續集正式進入「都市傳說階段」,中間甚至經歷了福斯集團將公司賣給迪士尼,以及讓全世界都暫停的 Covid-19 疫情;2022 年 4 月 28 日,官方終於宣告了續集正式片名,並在同年 5 月 9 日釋出了望穿秋水的首支預告,全世界的人才真的意識到,我們終於等到了《阿凡達:水之道》。


《阿凡達:水之道》的首張劇照


影史票房第三!極致觀影體驗,票房細水長流

2022 年 12 月 14 號《阿凡達:水之道》上映,夾帶著當年《捍衛戰士:獨行俠》(Top Gun: Maverick)的氣勢,電影院似乎終於找回過往榮景與生氣,而與近年票房賣座電影那種前幾週猛爆性的成長不同,《阿凡達:水之道》有著自己的票房升幅節奏,就是在於它提供了視覺享受的稀缺性。

「你必須做到影史第三或是第四的總票房,這是你的門檻,做這這成績才有機會打平。」去年 11 月在續集上映之前,詹姆斯在接受 GQ 雜誌專訪的時候透露;《阿凡達:水之道》的首週票房 4.4 億美金,比預期的 5 億美金稍微低了一些,其中原因與片長 3 小時 12 分鐘有關,加上本片 3D 以及其他特殊規格的影廳數量有限,不過它卻有非常好的長尾效應;2023 年的 1 月、2 月、3 月、4 月甚至是今年 5 月都有超過 100% 的單日票房成長。

截至 2023 年 6 月,《阿凡達:水之道》成為影史第三高票房的電影,僅次於《阿凡達》以及《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Avengers: Endgame),根據 Deadline 網站的報導,本片最終將獲利 5.317 億美元,直接被評為去年純利最高的電影!


《阿凡達:水之道》獨特的觀影體驗,造就了長尾的票房。


電影科技里程碑!科技與美術的完美融合

13 年的等待不是空等,詹姆斯卡麥隆在這段時間跟隨科技的演變,引用、同時開發了許多全新的拍攝科技;首先是臉部動態捕捉的進步,在第一集,劇組使用單一標準攝影機去紀錄捕捉演員的表情表演,但在續集,已經進化到使用兩架高解析攝影機,能夠捕捉逼真度更高的表演。另一方面,由於演員表演多數都是在動態捕捉攝影棚內完成,沒有其他多餘的道具與陳設,導致導演必須使用「參考攝影機」去掌控當下所有演員的空間與走位進行現場剪接,最多可能一次要看 16 顆鏡頭,與傳統好萊塢電影單機、多幾的作業相比,《阿凡達:水之道》在拍攝與剪輯的思維模式已完全不同。

《阿凡達:水之道》顧名思義,有非常大的一個篇幅是在描述「水」,對比第一集演員只是單純在「地面」假裝演出水裡的動作,這次詹姆斯團隊費盡心力打造了水中動態捕捉,以滿足他想要的成果畫面。劇組先建設了一個多達 90 萬加侖的大水槽,將攝影機架設其中,讓演員在水裡表演出最真實的反應,包括了重力、翻滾、浮力;攝影硬體方面,他們特別與 SONY 繼續合作,升級了第一集使用的 Venice 攝影機系列,讓全新的 3D 攝影機更輕、更方便操控,甚至可以直接上肩拍攝;然而,最重要的水中拍攝,SONY 也為此研發了 Venice 系列的遙控攝影機,簡單來說就是將攝影機一分為二,留下鏡頭與感光元件進入水中拍攝減輕負重,再將訊號透過長 6 公尺的線纜傳送回主機,讓詹姆斯能夠以最方便但同時不損失任何畫質的情況拍攝水中捕捉。


詹姆斯卡麥隆在《阿凡達:水之道》開創全新水下攝影技術。


「我們正在創造一個全新的世界,每片草原、每棵樹、每片葉子、每條藤蔓、每隻蟲子、昆蟲,所有的一切。」詹姆斯卡麥隆談到他如何看待打造潘朵拉星球,而也因為這是一個沒有外景拍攝的電影,因此所有的一切都必須要由編劇團隊以及美術設計團隊共同開發,而在這所有之前,詹姆斯卡麥隆有一個非常明確的目標,「不要讓這部片單純只是一個續集,而是成為一個龐大的故事。」在《阿凡達:水之道》中,就介紹了礁岩人的民族文化,對此,服裝設計師黛博拉史考特(Deborah L. Scott)設計了完整的服裝,針對不同的職業包括了領導者、漁夫、孩子,有著不一樣的風格呈現;同時,他們也找來了紐西蘭的特效化妝和模型道具製作公司維塔工作室,將故事裡面氏族的刺青、面容、手工藝做設計與製作,完成導演詹姆斯卡麥隆的最初目的:創造一個真正存在的世界。


《阿凡達:水之道》開創了全新氏族,因此有了全新文化、建築、服裝。


從都市傳說的無限等待到真正上映,再席捲全球榮登歷史票房第三,《阿凡達:水之道》這一路走來著實不易,現在除了我們可以在 Disney+ 看到外,更可針對你的播放螢幕提供高畫質規格版本,無限次重播各種你在戲院錯過的細節,而最特別之處,絕對不要錯過一次三集的製作花絮,分別從動態捕捉、美術呈現以及特技動作,揭露這部花了 13 年才誕生的電影有趣幕後!

現在就重溫《阿凡達:水之道》

探索更多潘朵拉星球奧秘:

>> 進入潘朵拉的盒子:捕捉潘朵拉

>> 進入潘朵拉的盒子:打造潘朵拉世界

>> 更多潘朵拉的盒子:炫麗特技

相關新聞

留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