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 年到 2022 年,電影產業遭受 Covid-19 疫情無預警襲擊,除了各大電影紛紛延期、前製作業暫緩,片廠金流出現重大延遲的情況下,只好將重心轉移至串流平台;Disney、華納兄弟、派拉蒙、環球..紛紛開始大力將作品丟去電視,導致觀影行為被徹底改變,等到疫情趨緩的時候,才發現戲院對於消費者而言已經成為了截然不同的娛樂活動。
2023 年,美國編劇工會與演員工會因為串流分潤、人工智慧等影響進行了全面性的罷工,此舉同樣對許多正在製作中、拍攝與後期的案子造成衝擊,加上 2025 年洛杉磯一場前所未見的瘋狂大火,重創了這個電影之城,毫無疑問,過去 5 年好萊塢正在面臨各種層面的危機,而這場危機可能遠比他們想像的還要嚴重。
5 月初,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將對美國境外的電影徵收 100% 的關稅,在關稅戰與相關辦法尚未確定之前,各方媒體先檢視了一輪好萊塢目前面對的資金、製作、人才外移的窘境,其中又以英國倫敦最為明顯。
投資轉移
2024 年,媒體機構 Film Lodon 估計未來五年內將有約 95 億英鎊的資金投入該城市的電影製作,亞馬遜影業、NETFLIX、迪士尼持續的擴大其英國的辦公室,Working Title、Protagonist Pictures 與 All3Media 的總部目前都設於倫敦,加上過去幾年漫威影業的拍攝大本營松林製片廠(Pinewoo Studios)檔期幾乎完全被訂滿的情況下,可見英國倫敦對於好萊塢的重要性。
從另一項數據可以觀察到洛杉磯影視產業已嚴重向倫敦傾斜。對比 2022 年、雙罷工的前一年,美國電影製作總額已經下降了約 40 %,而根據英國電影協會研究統計部門的數據,2024 年英國電影製作收入超過了 56 億英鎊,比前一年增加了約 31%。
受到大多數電影公司與串流平台逐漸降低製作預算的影響,FilmLA 的數據顯示,去年加州的電影拍攝數量降至了 2017 年他們開始數據監測以來的新低點(不考慮疫情期間),儘管年初的大火影響了不少拍攝計畫,不過好萊塢許多片廠開始閒置已經是無法忽視的現實情況。
007 系列電影都是在松林片廠完成。/ Pinewood Studio
稅收補貼與關稅的影響
好萊塢大量轉移至美國境外拍攝、製作,最主要的原因只有一個 — 錢。歐洲、亞洲、澳洲紛紛祭出優渥的退佣比例,吸引了大量的製作前往該地拍攝,因此好萊塢想要挽回的其中一個辦法,就是用相同的手法給予各大片廠優惠;加州州長蓋文紐森(Gavin Newsom)試圖推動將該州電影電視稅收抵免計劃擴大到每年 7.5 億美元,然而卻被敵對黨派的現任總統的關稅政策直接打擊。
對於美英兩國而言,值得慶幸的是,雙邊貿易談判已經於本月達成初步共識,英國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聲稱這是「美妙且具歷史性的一天」,川普則稱這是一場急需的勝利,然而對於其內容依舊有許多疑問,根據 BBC 的分析指出,該關稅協議只涉及部分商品,目前雙邊依舊針對細項進行談判中,至於電影,尚未有更加明確的結果。
英國已經針對影視製作的稅收減免成立了一個專屬辦法:AVEC(Audio Visual Expenditure Credit),對於大部分的影視作品提供了 34% 的稅收減免,此外英國也提供獨立電影(預算低於 1500 萬英鎊)高達 53% 的優惠稅率,吸引旗艦型與藝術電影的各項專案前往拍攝。
簡單而言,比起美國,現在在英國拍片更便宜,繳的稅也更少,這意味著電影公司可以收回他們在其他地方損失的花費。根據報導,迪士尼在過去 10 年中獲得了超過 30 億美元的英國稅收抵免,也就是他們幾乎可以拿回他們製作成本的 20%,而最重要的是,美國公民不需要雙重繳稅,他們可以向已經於英國當地繳交的稅去抵免美國的開徵稅收,很棒對吧?
文化傳承與硬體建設
盧卡斯影業創立的星際大戰系列,從 1977 年的《星際大戰:曙光乍現》(Star Wars: A New Hope)開始,在全球創下了超過 100 億的總票房,而你可能不知道的是,星戰 9 部正史電影、2 部外傳電影都與松林製片廠有關,而這些收益在 40 年間又不斷的投入在英國的影視產業中。
盧卡斯影業的一位內部人士告訴 THR,這類的傳承元素也促進了工作人員的連續性,如最近幾部星際大戰的電影作品中的服裝造型師,就是《星際大戰:曙光乍現》工作人員的子女,也許哈里遜福特(Harrison Ford)、凱莉費雪(Carrie Fisher)、馬克漢米爾(Mark Hamill)或是導演喬治盧卡斯(George Lucas)是美國人,不過背後的工作人員都是來自英國。
因此,英國倫敦並不是單純的避稅天堂,你去到當地拍攝任何作品,都需要人員與場地的支援,而那邊已經有所有你需要的一切,「我們在這裡拍攝過很多非常大型、具有指標性的電影,英國所做的就是透過投資新舊設施來建設這些基礎設施。」倫敦移民律師切塔爾帕特爾(Chetal Pate)說到。
2023 年 2 月,英國政府當局批准了一項高達 8 億英鎊的松林片廠擴建計畫,將建造 21 個新舞台、一個培訓中心和一個可供公眾參觀的自然保護區,松林集團表示,此次擴建將使其片廠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電影製片廠綜合體」,並創造 8000 個工作機會,同時每年注入 6.4 億英鎊的產值。
松林片廠提供了星際大戰系列作品拍攝場地。/ Star Wars: The Force Awaken, Disney
人才、人才、人才
然而,單純的文化歷史以及硬體設施不足以吸引上億美金的資金轉移到英國倫敦,如果有了舞台,沒有表演者也是白搭,而對於好萊塢各個領域的頂級人才而言,英國有著那些無法拒絕的誘人條件。
帕特爾表示,他的客戶逐漸地湧向英國,是因為英國有著免費的醫療體系與安全性的優勢,最明顯的例子當然就是英國有限制槍枝的使用,一些洛杉磯的影視工作者告訴 THR ,英國有著更安全的醫療保險與更合理的相關費用,對於自由工作者而言,這是相當重要的工作條件,而這些都是導致人才從美國流向英國的重要原因。
另一個原因可能再度與川普有關 — 移民政策。由於川普強硬的移民政策,前往美國的旅行簽證變得混亂和不確定,因此帕特爾帕建議她的客戶利用一項名為「全球人才簽證」的簽證計畫,這是英國簽證類別中的精英,該計畫允許特殊人才在英國工作生活長達五年。
「我的計畫是在該政府的執政下搬到這裡,現在時機已經成熟了。」另一位持有全球人才簽證的創意人士說,「過去幾年,我非常欣賞同時關注來自英國的作品,我最喜歡的案子以及我最喜歡的同是都是來自於英國,我發現在美國創作越來越困難,因為這裡的氛圍不利於我作為藝術家,英國的生活品質不僅更適合我成為一名藝術家,也更適合作為一名人類。」
以英國為背景的《混沌少年時》帶出了許多社會議題。
美國的因應措施
其實,英國倫敦僅僅是好萊塢面對外流製作(Runaway Production)的問題之一,全世界各個大陸陸續設計出優惠的退稅價格,提供電影、影集前往拍攝,對於該地區而言,不但可以透過影視作品提高城市能見度,甚至可以為當地創造新的就業機會,因此對於這種現象,美國最直接且暴力的方式就是提高各州的補貼。
如文章開頭所提及,加州將電視電影的免稅額度提高至 7.5 億美元,紐約同樣加碼至 8 億美元,希望更多的案子能夠選擇該地來進行拍攝與投資;然而,電影院依舊試圖從疫情之後奮起重生,片廠對於大型預算的作品相對更加保守。以迪士尼而言,去年他們大動作地在新加坡舉行的展示活動,就可以預料他們未來兩年至三年將會在南韓、日本投注更多當地原創作品,而不是聚焦在美國本地的案型,NETFLIX 也早就透過在地化將全世界各式各樣的題材搬到平台上,《魷魚遊戲》成為他們史上最熱門的影集就是最好的例子。
此外,川普的 100% 電影關稅,有一部分也可以視作向來站在他對立面的好萊塢的宣戰,在川普政府試圖導正自由派過去 4 年創造的多元文化社會的同時,英國倫敦與歐洲等地更加凸顯了影視創作的自由與創意。今年火紅的迷你影集《混沌少年時》(Adolescence)在驚人的一鏡到底之外,就探究了令人擔憂的諸多社會現象。
當然,洛杉磯對於全球投資方與觀眾而言,始終是一個具有指標性的天使之城,但是在美國擁有無法避免的政經問題之餘,遠在大西洋另一頭的倫敦,已經悄悄在金融、硬體、人才,甚至是社會體制上,慢慢地成為下一個好萊塢。
參考文章:The Hollywood Reporter、BBC、綜藝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