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智慧近年跨領域的應用,已經造成了許多產業巨大的改變,其中,影視在法規、道德以及技術上,都已經開始了多元的討論;過去總是被歸類在科技改革派的電影導演詹姆斯卡麥隆(James Cameron)從《阿凡達》(Avatar)的 3D 運用,到現在也開始展開與人工智慧公司的合作,不過對於過去他曾經執導的科幻動作片《魔鬼終結者》(The Terminator)中的末日情節,這位奧斯卡得主始終有他的擔憂。
「我始終認為如果你把人工智慧放在軍事武器上,甚至情勢升高到核武與反核武規模,就有可能會出現《魔鬼終結者》當中的末日情境。」詹姆斯在接受滾石雜誌訪問時談到,「由於戰場形勢瞬息萬變,決策窗口期也非常短,因此需要超級智能才能處理,當然也許我們夠聰明,會將人類的決定放入路徑當中,但人類總是會犯錯,過去我們犯過很多錯誤,導致我們瀕臨爆發國際事件的邊緣,甚至可能引發核戰,所以我不知道。」
《魔鬼終結者》當中的末日設定,就是人類建構了一個完美的人工智慧防禦系統「天網」,然而這套系統卻在「審判日」當天認為人類是對自己最大的威脅,因此發動了全面性的核武攻擊,世界瞬間毀滅,殘留的人類組成反抗軍,企圖對天網反攻,形成了數十年的人類與機器人的戰爭。
「我覺得我們正處於人類發展的轉折點。」詹姆斯補充,「氣候變遷與我們對整體自然世界的破壞,核子武器,以及超級智慧。它們都在同時顯現並達到頂峰,也許超級智慧是一切的解答,我不知道,我並不是在預測這件事,但它確實可能會發生。」
詹姆斯卡麥隆 2024 年 9 月宣布加入 Stability AI 董事會,該公司為將文本轉換成圖像的人工智慧 Stable Diffusion 的背後母公司,在 4 月的時候曾認為,未來旗艦型的電影作品要生存,製作成本必須先砍半,「如果我們要繼續看到那些我深愛、同時我樂意製作並且願意觀賞的那種電影,像《沙丘》、《沙丘2》或是我某些有大量特效的電影,我們就必須去思考如何把成本減半,並不是要解僱一半的特效公司員工,而是讓他們雙倍的速度完成某些工作,這樣你的節奏和生產週期就會更快,藝術家就可以繼續做其他很酷的事情。」
新聞來源:綜藝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