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天鵝》(Black Swan)是導演戴倫艾洛諾夫斯基(Darren Aronofsky)生涯最受到推崇的作品之一,雖然整體故事甚至是不少鏡頭來自今敏導演的電影《藍色恐懼》(パーフェクトブルー),但依舊呈現出對表演的偏執與拿手的精神內耗,最後淬煉出角色與電影的美麗;為了慶祝電影上映15 週年,在北美準備在 IMAX 首次重映,導演與兩位女主角娜塔莉波曼(Natalie Portman)以及蜜拉庫妮絲(Mila Kunis)接受 Vogue 專訪時,分享了當時戴倫在他們身上玩的一些小心機。
「我的任務是,我要當一個狡詐的導演,讓她們兩個有所爭執。」戴倫承認當時拍攝時的計畫,「不過蜜拉與娜塔莉很快就發現了我的計畫,然後取笑我,最後這一切變成了一個笑話,然後我們都心照不宣,當然,主要是因為她們兩個都非常聰明,很快就知道我在玩什麼花招。」
《黑天鵝》的故事中,娜塔莉波曼飾演的角色與蜜拉庫妮絲演出的角色有著強大的對抗張力,而戴倫最初的目的是希望她們兩人在戲外也有這種分庭抗禮感覺,然而顯然的他失敗了,對於戴倫而言,這樣的方法也不是他所擅長的;今年 4 月,他曾經表明了不欣賞方法演技,「我討厭方法演技演員。」戴倫說,「他們只是為了掩飾,而不是試著做好工作,表現出他們的專業。」
在戴倫眼中,娜塔莉波曼與蜜拉庫妮絲就是專業演員的表現,「我記得我被刻意的與蜜拉分開,然後在拍攝期間我們幾乎不會在同一個空間中。」娜塔莉回憶到,而當導演希望透過稱讚蜜拉試圖分化她們兩個的時後,娜塔莉永遠不會上鉤,「她太有才了,我超愛她,我很開心她做得很棒!」
蜜拉庫妮絲也有碰到差不多的狀況,「戴倫會跟我說,娜塔莉工作非常非常努力,她甚至週六週日也不會休息,然後我就會發訊息給小娜,她當時就回『蛤?沒有啊』我想就是這個時刻我們彼此發現了戴倫的計謀,當然這一切都是玩笑。」
儘管如此,兩人對戴倫的評價還是相當之高,在 15 年後三人依舊可以坐下來好好聊這部作品可想而之,「《黑天鵝》是我第一次感覺自己與導演心意相通。」娜塔莉說,「我們每個人都知道該說什麼,我們每一次的交談,他好像都給了我一把鑰匙,為我打開了一個上鎖的鏡頭。」
「他其實是一個非常善解人意且可愛的人」蜜拉補充,「有一次我們休假,他還帶我們去看了《暮光之城》,記者們總是很失望,他希望戴倫是那種超級可怕的導演,總是會虐待我們把我們當作垃圾的那種。」
《黑天鵝》在全球拿下了 3.29 億美金的票房,並且在當年奧斯卡入圍 5 項大獎,最後也讓娜塔莉波曼成功獲得最佳女主角獎;最新導演作品《偷天盜日》(Caught Stealing)找來了奧斯丁巴特勒(Austin Butler)、柔伊克拉維茲(Zoë Kravitz),台灣預計 9 月 12 日上映。
新聞來源:綜藝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