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當我們討論 NBA 的球風時,會發現每個時代所追求的球員能力都不盡相同,80 年代之前可能講究高度的長人思維,90 年代受到麥可喬丹(Michael Jordan)的影響開始注重速度與運動能力,2000 年之後搖擺人開始統治聯盟,2010 年則是講究三分投射的現代籃球;好萊塢也一樣,片廠會針對當時觀眾喜愛的類型去決定角色樣貌,從一開始的歌舞片、西部電影,再到後來的科幻、動作、超級英雄,而對於葛倫鮑威爾(Glen Powell)而言,他就是等待著屬於他的時代的來臨。
「我覺得好萊塢就某種程度而言,就像一群小朋友在足球場上追著球跑。」葛倫在接受 GQ 專訪時談到,然而對於葛倫生涯初期而言,甚至沒有機會上場,因為大約 2008 年左右,當時最受歡迎的男主角型態樣貌來自於《暮光之城》(Twilight)中的勞伯派丁森(Robert Pattinson),有點陰沉憂鬱的瘦弱美少年,對比曾經在高中美式足球員的葛倫而言,完全就是天跟地對差別,「勞勃派丁森可能是當時的樣板。」葛倫說到。
在那時候,選角導演僅會邀請他出演一些普通的角色,「運動員、兄弟會成員,或者是非常普通的鄰居。」葛倫回憶到,「你往往會被選角演出這些廣泛的角色。」前陣子,才有人發現葛倫其實在《黑暗騎士:黎明崛起》(The Dark Knight Rises)中演出了一名有幾句台詞跟鏡頭的華爾街的交易員。
一直到了 2014 年的《星際異攻隊》(Guardian of the Galaxy),葛倫才看到了一點改變契機,「我記得克里斯普萊特在《星際異攻隊》的突破演出,這件事絕對有幫助,男主角不再陰鬱黑暗,比如,我不是克里斯丁貝爾,有他的莊重與份量,當然派丁森也有他自己的風格,然而當普萊特以一個有點白癡、輕浮的態度出現在鏡頭中的時候,我突然覺得相當自在。就是那個時候我覺得我擁有好萊塢需要的特質,那個特質並不是一般人可以駕馭的。」
克里斯普萊特在《星際異攻隊》上映前一年,還在《雲端情人》中飾演配角。
這次葛倫飾演的新作《逃亡遊戲》(The Running Man)導演艾德格萊特(Edgar Wright)也表示,葛倫就是標準的「普通人」,「他是觀眾的溝通管道,因為他是一個可以讓你想到自己或是產生共鳴的人。」
現年 36 歲的葛倫,其實並不算太老,不過對比李奧納多狄卡皮歐(Leonardo DiCaprio)、布萊德彼特(Brad Pitt)、湯姆克魯斯(Tom Cruise) 20 幾歲就成名的男星,他的爆發確實稍晚了一點,但卻是最好的時機,「我景仰的那些演員,通常都是在後期才突破。」葛倫說。而啟發的克里斯普萊特,也是在他 35 歲左右才演出了《星際異攻隊》,在此之前他也多數演出二線角色,如《魔球》(Moneyball)中的灰姑娘球員、《刺客聯盟》(Wanted)的同事,或《雲端情人》中的保羅。
「也許大家已經厭倦了英雄都是男孩形象了,而葛倫就是一個男人。」開創葛倫主演的最新影集《Chad Powers》主創麥可沃爾德倫(Michael Waldron)說。
然而,近年讓觀眾認識葛倫的角色,其實是來自《捍衛戰士:獨行俠》(Top Gun: Maverick)中有點讓人討厭的劊子手,而葛倫起初其實是爭取邁爾斯泰勒(Miles Teller)的角色,在他落選之後差點與這部電影失之交臂,「他沒有真正的瞭解這部電影,同時評估每一種可能性,就放棄了演出。」湯姆克魯斯告訴 GQ ,「他沒有去搜集我是如何拍攝電影的,以及有多少優秀的影人將會參與其中,以及電影最終將會如何被拍攝。」
「這就是好萊塢有趣的地方。」葛倫說,「人們要如何在哪些電影選你演出,你其實沒辦法選擇。」
葛倫鮑威爾最新作品為艾德格萊特執導的《逃亡遊戲》(The Running Man),故事改編自 1982 年史蒂芬金(Stephen King)的同名小說,1987 年曾經被改編成電影《魔鬼阿諾》,並由阿諾史瓦辛格(Arnold Schwarzenegger)主演,故事描述在不久的未來社會,《逃亡遊戲》是收視率最高的電視節目,這是一場致命的競賽,參賽者被稱為逃亡者,他們必須在職業殺手的追殺下存活 30 天,同時參賽者的一舉一動都透過實況轉播提供給嗜血的觀眾收看,他們每多撐一天,獎金也會變得更高。
完整訪談:G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