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恩潘談論《一戰再戰》中的政治問題、對表演的厭倦與查理寇克

2025/09/28|焦點人物
by hsphere

保羅湯瑪斯安德森(Paul Thomas Anderson)執導的《一戰再戰》(One Battle after Another)本週於台灣與北美上映,馬上伴隨著先前驚人的超高評價引出了更多相關討論;這部探究了許多當年美國(世界)政治問題的電影作品,找來了西恩潘(Sean Penn)演出故事中一名與他本人立場衝突的爭議人物拉克爵上校,然而在接受紐約時報專訪時,這位奧斯卡得主談到了他對這部片與這個角色的觀察,以及過去幾年在表演生涯上碰到的瓶頸。

紐約時報記者大衛馬切斯(David Marchese)在專訪中問到,《一戰再戰》對法西斯白人民族主義的描繪令人毛骨悚然,甚至他在觀影過程中,不太確定展現了多少現實層面的當今美國,西恩潘提出了他的看法:

這個是一個值得每個人思考的問題。美國是什麼?我們知道它從未兌現對每個人的承諾,這件事還需要時間成長,我可以接受這點。如果我因為我的膚色與性別被歸類在幸運的群組,我很抱歉,但冷靜思考,這一切似乎還需要更多時間。我的父親過去曾經被他冒著生命危險奮鬥的國家列入了黑名單,他們告訴他不能在工作了,但他對此毫無怨言,他只是說,國家建設進入了一個必須減速的時代,我期望我自己也能這樣思考。我們正處於一個難以預測、醜陋、愚蠢、過度依賴科技、濫用科技、與世隔絕的時代。也許面對這一切我們能做的就只能是:明天我們要幹嘛?這是一場自由的戰爭,而這場戰爭是在鬥爭中誕生的,過去我們在美國慶祝的一切往往都是發生在鬥爭之中,要不要猜一猜為什麼?因為這就是身為人類的本性。


西恩潘在片中飾演反派角色拉克爵上校


1940 年代至 1950 年代的「好萊塢黑名單事件」源自於二戰期間至二戰後,美國對於共產黨的滲透展開反制,眾議院非美活動調查委員會(HUAC)於 1947 年傳喚多位影人,其中有 10 位編導拒答政治立場,被控藐視國會入獄,隔天,主要片廠發布「華爾道夫宣言」,表示將停用與拒用相關嫌疑者與拒絕作證的電影從業人員。西恩潘的父親里歐潘(Leo Penn)在他的傳記中記載,他在該時期因拒絕向調查委員會(HUAC)提供證詞,加上又曾参加支持工會或聲援演員的活動,因此遭到片廠拒絕續約,最後難以在電影界工作。

西恩潘這次演出的拉克爵上校,從出場的那一顆鏡頭,就充滿著角色個性上的衝突,在陽剛的外表下,有著缺乏自信的個性,同時具有不安全感;西恩潘也分享了他對這個角色的觀察:

曾經有一段烏拉圭前總統佩佩穆西卡(Pepe Mujica)的談話非常精彩,他反轉了過去我們總是認為,如果我們不認清歷史的話,我們將會走向重複歷史道路的想法,事實上,歷史會告訴我們唯一的事情就是,我們註定會重蹈覆徹,就是這樣。如果我們想要進步,不是透過閱讀歷史書籍,而是透過歷經地獄與個人經驗而為自己與他人創造的一切,講了這麼多,這一切跟拉克爵有什麼關係?我在劇本中看到的是一個在一間致命的教會裡奉獻的人,並且理解這個致命的危險性。

在先前宣傳《一戰再戰》的圓桌討論時,西恩潘曾經透露在與保羅湯瑪斯安德森合作之前,已經對表演工作失望了將近 15 年,西恩潘對此解釋了原因:

很長一段時間,我衡量一部電影的價值取決於一個好的劇本、有一批好的演員、一位好的導演,以及最後我自己會想要去戲院看這部片的動力,有一段時間,有這些元素就夠了,但是當你年紀越大,你就越能理解過去你做出的那些犧牲,所以是時候了,當然有一部分也是我們也沒有多的時間等待了;和你尊重喜歡的人一起工作已經不夠了,你還要追求如家人一般的關係,你想要與你愛的人相處,但這一切在我拍完葛斯范森(Gus Van Sant)的《自由大道》(Milk)之後就再也沒有這種感覺了。所以我繼續接那些我認為不錯的工作,拍一些好題材、好導演的作品,但我卻想念我的家人,我的狗狗,然後對我自己說,我到底在這裡幹嘛?也許我已經受夠了這一切了。


西恩潘在《自由大道》中飾演美國第一位公開同性戀身份的政治人物哈維米爾克。

2006 年由理查凱利(Richard T. Kelly)製作的傳記《Sean Penn: His Life and Times》裡記載,許多與西恩潘親近的人皆表示,他內心往往存在著真正的憤怒,對於大衛馬切斯而言,他想理解這些憤怒從何而來?

看看周遭,我熱愛人性,但我的問題是人。當你去到超市,發現站在櫃檯的人正在學習如何使用收銀機,但他們從頭到尾都沒在聽,然後他跟你前面的一組客人交談時感到無比困惑,不過你知道生活不應該是這樣的,生活應該是一種專業化的體驗。

對於政治立場向來偏向自由派的西恩潘而言,在這次的專訪中,也談到了查理寇克 9 月 10 日的刺殺事件:

首先,作為一個存在世界上的普通人,必須我我也還在消化這一切。我有點不太明白的是,為什麼這個國家會開始放任公眾走向兩極化?任何與人互動過的人都明白,雖然政治與媒體之間總會充斥的黨派之間的權力角力,但個人之間並非如此。我來說說查理寇克這個暴力行為,因為這次似乎有些不同,與對象是國會議員不同,與那些保險公司主管不同,甚至試圖對總統做些什麼意圖也不同,這次很特別,關於查理寇克,雖然平常我不太關注他,但在我看來,他是那種幾乎所有議題都我跟我不一樣的人,我真的相信在所有的議題上我們的意見都不會一致,不過我不認為他是那種江湖騙子,我認為我們需要這種人,我們需要這種辯論,我們必須一起對抗彼此,直到我們找到彼此都能夠妥協的方式,這個暴力思想確實有被擴散的可能,而我們扼殺這種思想的方法,就是讓雙方有良知的人認識到,如果有人真的相信某件事,那就是你的朋友。


西恩潘 2022 年曾赴烏克蘭拍攝烏俄戰爭的紀錄片《Superpower》。

 

完整訪問:紐約時報

相關新聞

留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