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利史考特認為好萊塢品質趨於低落:我們正被平庸淹沒

2025/10/07|新聞快訊
by hsphere

生涯繳出多部歷史級別作品的殿堂級導演雷利史考特(Ridley Scott),這幾年對於影視產業的批評向來毫不留情;近日在參加 BFI 舉辦的座談會中,接受了他的兒子路克史考特(Luke Scott)的訪問時,回答到了過去因為選角的關係,他必須觀看大量多好萊塢作品,不過他發現這些節目的品質並不高。

「嗯,就此時此刻,我覺得一切都很平庸,我們正在被平庸給淹沒。」雷利在被觀眾問到關於他日常是否有一些觀影習慣與讓他感到舒服的作品時回答到,「所以我做了一件可能很糟糕的事,那就是我開始看我自己拍的電影,而且它們真的很好看,同時它們也不會過時。那天我重看了《黑鷹計劃》然後覺得,我怎麼做到的啊?不過我還是覺得偶爾會有好電影出現的,當看到還是有人在拍好的電影讓人覺得欣慰。」

電影特效的進步為影視產業帶來拍攝上的便利性,例如虛擬攝影棚加快了拍攝過程甚至是後製的速度;然而這一切在雷利眼裡,造成的反而是反效果,「當今電影製作的水準,認真說,在全球幾百萬個作品中,不是幾千幾萬,而是幾百萬個作品中,多數都跟大便一樣。大概 60% 到 80% 左右吧,40% 是值得討論的,這 40% 裡面的 25% 還可以,10% 還不錯,剩下 5% 的是很棒的,我不太確定我剛剛說的比例是怎樣,比如說 1940 年代,每 300 部電影當中可能有 70% 的題材是大同小異的。」雷利表示,「我認為現在有很多電影之所以能夠開拍甚至能夠得到更多預算,單純是電腦特效的關係,因為他們沒有創造出一個好劇本,只能說,先把劇本生出來。」


雷利史考特在沒有特效的年代,以真實的道具與陳設,表現出了最真實的科幻恐怖作品 — 《異形》


在座談會中,雷利史考特也分享了《銀翼殺手》對他來說的特別意義,「《銀翼殺手》是我第一次在好萊塢拍攝電影,那時候我就像是一個身處異鄉的陌生人。」雷利說,「這是一部很棒的電影。拍攝這部片非常艱難,因為可以理解的是,我認為這部電影在當時之所以沒有成功,是因為它太過獨特、新穎,我必須以各種方式思考,在腦中統整,然後寫成劇本,不過人們之前並沒有看過類似的作品,我以前也從未有這樣的經驗,一部探討社會議題的科幻電影。」

雷利史考特拍攝電影的方式與看待電影的角度,對於現代電影而言是否已經過時?從技術層面觀察,確實越來越進步的科技加強了製作流程的便利性,拉低了拍攝門檻使得創造影響變成了全民運動,不過另一方面,近年克里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Nolan)不斷強調膠卷拍攝與戲院放映的價值,影響了更多年輕一輩的創作者勇於回歸嘗試底片媒材,今年保羅湯瑪斯安德森(Paul Thomas Anderson)更是將 VistaVision 帶回現代,為當代電影注入了復古的美麗,未來相信會有更多影人理解融合過去與現在的技術,創造出令人期待的全新技巧與作品。


新聞來源:Yahoo!Movies

相關新聞

留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