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透過角色不斷突破你對她的想像 — 專訪《泥娃娃》女主角蔡思韵

2025/10/12|焦點人物
by hsphere

前幾年發現 Ceci 在 2016 年就追蹤 HypeSphere 之後,就也默默地關注了她過去幾年的作品,從大家熟知的《幻愛》、《返校》,到與張姐共演的《燈火闌珊》,以及入圍金馬 12 項的《濁水漂流》,都可以看到她多元的角色面向;不過這一次在《泥娃娃》中, Ceci 可以說是把油門踩到底,從臉部表情到肢體動作全部火力全開,繳出了讓人驚豔的成績單;然而《泥娃娃》只是開始,訪問過程中除了可以看到 Ceci 對於表演的熱情與樂於挑戰不同角色外,未來我們可以期待她透過一個又一個截然不同的樣貌形象,打破觀眾對她的想像與定義。

這次的慕華跟妳人生經驗都非常不同,想問當初看完這個劇本的感想是什麼?以及一開始會演出這個角色的原因?

其實我是一個不敢看鬼片的人,就是...我自己本身很膽小,收到《泥娃娃》這部電影邀約的時候,我看完劇本第一個感想真的就是好可怕!但我同時也覺得,慕華這個角色,她在表演上面是有很大的挑戰的,就是我自己完全沒有嘗試過的,然後角色的變化,就是她前面、後面的狀態都很不一樣,所以我覺得在表演是很有得玩的,真的很想要挑戰看看,那時候真的很糾結,又害怕,但是又想要嘗試,所以在這個過程中內心有一點小打架。


蔡思韵這次在《泥娃娃》的角色跨度與情緒起伏極大。


在《泥娃娃》中,妳的角色有一個非常劇烈的反差,前面是一個溫柔的太太,後面則變成了一個充滿邪氣的女鬼,兩者之間在詮釋上有什麼樣的不同?好奇在演出被附身的女鬼時,有做什麼樣的準備?

一開始她還算是一個正常人嘛,還比較容易理解,不過最後她一步一步走火入魔的時候,這才是最好玩的地方,因為中邪的狀態沒有人會知道是什麼,我可以怎樣詮釋都可以,玩的幅度可以很大,就是中邪沒有一個標準答案,我可以很瘋、很可怕,我真的覺得超好玩的,這同時也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可以讓大家看到我這個面向,主要是這個角色很難得,她真的是讓我發揮了我邪惡的那一面。

動作的部分,一開始其實是有安排替身,就是為了拍攝大法師那個下腰,結果拍攝的時候,我發現,誒不是,這下腰還是會拍到我的臉啊!就覺得,不行啦,不能用替身,所以一開始就覺得,好,還是試一下,加上我小時候練過芭蕾,我的筋骨算軟,可以自己來,不過拍攝還是要ㄍㄧㄥ很久,她下去之後還要自己起來,最後甚至還要一點晃動的感覺,因為軒睿他正在收我,所以會有一個力量在拉扯,拍完之後導演有開玩笑跟我說,他要請我去按摩(笑)。


《泥娃娃》有許多不合常理的肢體表演,蔡思韵也都親自上陣。


妳覺得怎樣的女鬼最令人恐懼?尤其是拍打毛玻璃那段,真的讓人不寒而慄!

我覺得那個當下,我希望呈現的是一個氛圍吧,因為你看不到臉,也看不到到底有多噁心或多可怕,但那就是一個氛圍,那是一個歇斯底里...然後很不尋常的一個節奏,那個極致、很瘋的狀態,就會讓人感到可怕。然後我那時候其實聽不到卡,因為很大聲,結果劇組的大家也都覺得很可怕,想說她怎麼還在拍?後面是副導很大聲的說:卡了!卡了!我才停下來。

那些恐怖的笑容呢?會先自己在家揣摩嗎?

說真的我不敢自己在家揣摩耶!誰會自己回家對著鏡子練習這個笑,會很噁心吧!其實幫助我的還是整個拍攝現場的氛圍、場景、服裝、化妝、整個加在一起進入角色狀態,不可怕也變得可怕了吧?然後在那些外在環境的幫助下,我就是會覺得那個角色會這樣子,會這麼瘋,所以其實是大家所有的東西加乘來幫助我在那個表眼裡面。


蔡思韵總在不同的作品中給出不同的角色樣貌。(攝影/巫昀穎)


妳覺得《泥娃娃》的「慕華」與妳先前表演的角色有什麼詮釋上的不同?做為演員,她讓你探索到什麼新的表演層次?

表演層面的話...那當然是大家沒有看過一個這麼可怕的蔡思韵,可以這麼瘋,角色幅度也很大,當初導演跟我溝通的時候,因為她是一個孕婦,所以她在懷孕的過程中身體一定也會經歷很多改變,可能會覺得忽冷忽熱啊,喜怒也會變得很無常,這是一個孕婦正常的身體反應,因為賀爾蒙的原因,但這一切又跟中邪的過程很像,最好玩的可能是,無論我再怎麼拿捏這個模糊的界線,就是,我是因為我現在是孕婦呢?還是我是被這個泥娃娃所影響?這個東西其實在表演上很微妙,拿捏這個細小的改變很好玩。


《泥娃娃》角色令人恐懼,不過蔡思韵本人活潑且甜美。(攝影/巫昀穎)


《泥娃娃》是解孟儒第一部電影長片,妳覺得他是怎麼樣的一個導演?

他是一個很知道自己要什麼畫面的導演,因為他本身是一名剪接師,他頭腦裡面有很多 Pictrues ,就是這個 Picutre 接下一個 Picture,很清晰自己的節奏,讓我在表演的時候,也很清楚自己需要什麼,也很知道導演的方向,身為一名 Leader 他非常知道如何帶領我們這些船員,跟著他的船員們就會非常知道自己要幹嘛。

妳現在在演出台灣影視作品的時候,還會去修正自己的口音嗎?縱然我是覺得你已經完全沒有任何口音了。

我當然還是盡量希望自己講的很台灣人(笑),因為這個角色他就是一個台灣人啊,他們就是一個台灣的夫妻嘛,但我的口條有點好笑,我如果回香港一陣子的話,我來台灣的頭幾天我的中文會變爛,就是我會需要適應一下,但是我在台灣多待幾天之後,我就會變好了,然後我回香港的頭一兩天,就我廣東話會變爛,需要一些小小的時間。


因為念書在台灣待了 7 年的蔡思韵,講著一口流利的「台式中文」。(攝影/巫昀穎)


我們都知道你曾經在台灣唸書,不過我蠻好奇的,台灣電影作品對你表演上的影響?以及有哪些影響你很深的台灣演員?

我喜歡這個土地的原因...當然電影是很大一部分,不過很重要的原因是,在這裡生活給我的愛吧,就是...我成長過程中很重要的那幾年我都在台灣,就是我的大學啊,大學畢業之後也在這邊工作了幾年,直到疫情才又搬回去住,所以我總共在台灣這邊生活了 7 年,在這邊我的生活經驗、交到的朋友,校園生活...對我來說都是很開心的,它教會了我該成為怎麼樣的一個人,影響了我很深,在台灣的這些年,真的是影響了我很多人生的軌跡。


「在台灣的生活,教會了我該成為怎麼樣的一個人」— 蔡思韵(攝影/巫昀穎)


為什麼喜歡在 Threads 與大家互動?有看過什麼讓你印象深刻的串文嗎?

沒有什麼原因,就是衝流量啊(笑)!很誠實吧,真的啦,就是幫大家衝一下流量,幫助一下票房;主要也是因為我平時也會玩 Threads,《泥娃娃》之前的時候我還是會回一些東西,應該說,我在 Threads 上會活潑一點點,比起 Instagram ,因為我覺得 Threads 是一個可以跟大家更直接溝通的地方,更親近的地方,偶爾我也會看到一些我平常沒有在 Follow 但是會跳出來的串文,就會覺得很新鮮,也很喜歡這些文,例如我這陣子有看到一對年紀大的夫妻去旅行然後打卡,我就覺得好可愛!你知道吧?我就是想要看這些啊!我辦網路就是為了要看這些啊!因為我覺得這些是生活,是真實,是人。


喜歡在 Threads 與網友互動的蔡思韵,本人也一樣大方。(攝影/巫昀穎)


你之前常常會說,你真的不是文藝氣質美少女,現在的你會想要用什麼角度形容自己?

也不是美少女了啦(笑)!我自己的目標一直都是希望自己可以成為一個有很多面相的演員,就是我覺得,我什麼都可以演,我不想被定義,我一開始是戲劇系嘛,以前有劇場的經驗,後來就是拍電影,接觸過電視、影集,坦白說前幾年卻是因為疫情的關係,好像有被定型了一陣子,譬如說我在《燈火闌珊》裡面就飾演一個女兒啊,在《濁水漂流》就是一個社工啊,在一些作品可能也就是比較溫柔的角色,就是有被侷限在一個樣子,然後通常都是配角,去幫主角說話,但我覺得演員要面對的一個困境還是我們要被選擇吧,我不知道我該怎麼做才能突破大家的想像,突破大家覺得「蔡思韵不一定要演這個!可以演別的!」我就是一直在等,一直到了近年可能有《還錢》,到這次的《泥娃娃》,然後還有之前參與的《微醺大飯店1980s》,演出的角色也很不一樣,比較有女人味,然後八面玲瓏的那種女人,我就會覺得,我終於可以開始被看到我也可以演出這些不同樣貌的角色,這也是我一直想要走的路。

先前妳在某篇訪問說說過,妳很喜歡《千禧曼波》配樂裡林強唱的「善良、平凡、單純、快樂地活著」,妳覺得現在的妳,是否也是依照著這樣的精神活著?

對,這是我的人生目標耶(笑)。雖然演員活在很多聚光燈底下,但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你是誰?」你終究還是一個「人」,你在演不同角色的時候,你還是一個「人」,你要怎麼要經歷他的人生?最重要的其實是蔡思韵要活得開心,我要是一個健康的人,我才能當一個好的演員,開心最重要。


「我要是一個健康的人,我才能當一個好的演員。」— 蔡思韵(攝影/巫昀穎)

相關新聞

留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