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奧斯卡絕緣體!令你意外從未摘下最佳導演殊榮的知名導演

2014/03/06|專題報導
by hsphere
奧斯卡金像獎對於所有電影工作者來說,無論如何是一項至高無上的榮耀(雖然有些人已達到演藝巔峰,但在每年的此刻仍有幾家歡樂幾家愁之感)想當然爾,即使像是美國演藝學院(AMPAS)這樣的盛會組織,行事標準有時還是會令人困惑且感到質疑。舉例來說,2012年舉行的奧斯卡,根據報導指出,有九成多的白人、七成七的男性以及高達86%的五十歲以上成為主要得獎人。(是的,真是讓人吃驚)有時候是評審自身的政治取向,也有可能是與時俱進、順應時遷的考量,當然有時候明顯是因為老舊的保守偏見。所以當那些電影評審委員選擇嘉勉那些小製作成本、非主流的表演,或是呼聲不高的電影時,那些成就非凡的電影工作者也隻能如坐針氈地一直等到獎頒完,前提是,他們有入圍的話。

這樣的現象一直不停地重複上演,身為演員來說,這是個夠糟的情況,雖然對於他們來說競爭十分激烈,但是依然有四項依性別不同的演員獎項可以角逐,甚至一個演員或許在同年間有兩部以上作品。相較之下,導演通常要完成一部完整作品必須至少要花費兩年之久(如果是伍迪艾倫那就另當別論),所以當他們終於有機會擠進隻容許五位名額的衛冕者寶座時,得獎的機率就越顯得更低,而這樣的情況引起爭議,使得在這個電影藝術殿堂中,越來越不可避免及一種潛藏的隱憂。

你會從現今的許多導演名單觀察,這些導演也非常有可能一輩子都將與奧斯卡絕緣,包括了大衛林區(三次最佳導演提名,沒有得獎),克裏斯多福諾蘭(一次提名),大衛芬奇(兩次提名),泰倫斯馬利克(兩次提名),戴倫艾洛諾夫斯(一次提名),史派克李(尚未有提名),保羅湯馬斯安德森(一次提名)。

歷史上有許多優秀的導演,這裏指的是「大師級」、「殿堂級」的導演從未拿下過奧斯卡最佳導演獎座,因為就連美國人如此推崇的馬丁史考西斯也一直到了2007年才獲獎,其他許多大導演就沒那麼幸運了,例如,高達(Jean-Luc Godard)、史丹利庫柏利克(Stanley Kubrick)、「驚悚大師」希區考克、《大國民》導演奧森威爾斯、卓別林、日本大導黑澤明、費裏尼,伯格曼。

沒錯,上述這些導演都是電影教課書裏會出現的名字,他們已經不是代表一部電影的成功或是一個系列電影的經典,而是一個世代的影響力,史丹利庫柏利克的《2001:太空漫遊》改變了往後60年的科幻電影,希區考克的打光、剪輯建立了驚悚片的拍攝方式,《大國民》跳脫了線性剪輯的古典好萊塢剪接風格,但他們卻從未拿下奧斯卡最佳導演,因此才會有「真正好的導演是拿不到奧斯卡最佳導演」的說法。

所以別再哀怨李奧納多為何始終拿不到奧斯卡、或是為什麼兩次拿下導演工會的李安就是無法奪得最佳影片、還是歷史上許多的「得獎懸案」真相到底是什麼了,奧斯卡的投票制度本來就是一個大型的「選舉」,其中包含了嚴肅的政治問題、種族、演藝學院的保守派...等等,畢竟真的,有時候拍電影真的不是為了拿奬。(The Playlist

 

相關新聞

留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