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漢娜的德國電影隨筆 — 鈞特.葛拉斯《錫鼓》影史上最貼近心靈深處的納粹省思

2012/06/15|專欄評論
by hsphere
文 / 漢娜

歐洲不論文壇影壇,關於兩次世界大戰與納粹的相關作品多得不勝枚舉。各種表現的手法:如直接敘述、紀錄片、著作翻拍、回憶錄,或是來自鄰國的作品, 例如:波蘭片《愛在波蘭戰火時Katyn》、荷蘭的《烽火孿生淚》...不及備載。更不用說好萊塢以其為背景,源源不絕的創意:動作片、科幻片、黑色喜劇片(血腥到把我嚇傻在戲院裡的惡棍特工算嗎?)、愛情片…只是好萊塢片往往抓不穩史實史觀、刺激票房的調味料又用得太多。要不被抨擊得滿頭包,久了大家也一笑置之了。

前些日子在電視上看到一部動作片防彈武僧,一路打到最後的大魔頭竟是穿越時空、可以飛天遁地破牆壁,穿納粹軍服的軍官....天阿!我都想好復仇者續集的情節了,也許當年希佬跟Loki的親生爸秘密簽過約,先冷凍一票亞利安菁英,擇日退冰再戰…不要懷疑!絕無唬爛!這故事真有人做了!請參閱Iron Sky的預告片。



開大砲的人很多,龍應台女士也曾在她1997年的作品《乾杯吧! 托馬斯曼》評擊史蒂芬.史匹柏在其名作《辛德勒的名單》所呈現的、有瑕疵的史觀。「對任何一點有歷史常識的人而言,這部影片的膚淺和幼稚實在令人難堪;史匹柏把所有的複雜加以簡單化,結果就是一場好人對壞人的黑白道德肥皂劇。」

誠如葛拉斯在《剝洋蔥》中譯版的簡介「其作品具有強烈的自傳性色彩,以豐富的想像力與犀利的文字精準地掌握得國人對戰爭的反省心理。拿下1999年諾貝爾文學獎的葛拉斯不只在文壇上有著舉足輕重的領導地位,同時也是詩人、劇作家、畫家與雕塑家。他的畫作以靜物寫生為主,主題常帶有性的隱喻。



1979電影版的《錫鼓/ The Tin Drum/ Die blechtrommel 》是Günter Grass鈞特葛拉斯於1959出版的《但澤三部曲》的第一部之翻拍,也是德國學生中學時期課堂上必看的文/影壇作品。探討戰爭與Nazi的片子在德國不勝枚舉,但這部的角度手法最特別。葛拉斯用超現實的寫實法對人性醜惡的細緻描寫、深入批判,使其得以揚名國際。錫鼓贏得了1979年坎城影展金棕梠獎與奧斯卡最佳外語片雙料大獎的肯定。本片以二次世界大戰與納粹勢力在德國波蘭邊境的興起與衰落為背景;魔幻超寫實的黑色幽默;犀利而直接的諷刺人性的慾望與醜陋面。 故事發生在1930年代位於德坡邊境的但澤,個性古怪的小男孩奧斯卡有著可以靠尖叫震破玻璃的特異功能。小小年紀便發現了大人世界的醜陋,在撞見了母親與表舅的姦情後,他拒絕長大並隨手不離心愛的錫鼓。隨著日漸長大的心智與不變的幼童外表,奧斯卡懂得耍小手段捉弄、陷害身邊貪餒的人。任學校奈他何的奧斯卡在馬戲團裡發現了跟他一般身形的一群侏儒,便開始了一段慰勞納粹軍的巡迴。直到間接害死了和他搶同一個女人的親生父親,奧斯卡才開始思考、重新長大面對殘破家園的現實。

全片既寫實的呈獻大時代下小人物的悲哀、又以誇張到令人瞠目結舌的故事發展交錯,是影史上藝術、意識型態、娛樂性都養分極高的佳作。

相關新聞

留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