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2014年坎城影展電影筆記:錫蘭《冬眠》探究貧富差距、伊格言《俘虜》的失蹤與再現以及《The Homesman》的公路西部電影

2014/05/20|專題報導
by hsphere
文 / 塗翔文

影展開始才幾天,沒有太多驚喜。週末來臨,凱特布蘭琪(Cate Blanchett)隨著《馴龍高手2》(How to Train Your Dragon 2)走上紅毯,延續這幾年來坎城影展也喜歡藉好萊塢動畫片點綴星光的新思維;晚間則是俊男美女齊聚的法國本土話題電影《聖羅蘭》(Saint Laurent,暫譯)帶來一波高潮。大會之外的市場展與大片自行造勢,同樣不曾停歇,金城武、宋慧喬、黃曉明、章子怡與導演吳宇森等人為《太平輪》宣傳;連阿諾史瓦辛格(Arnold Schwarzenegger)、席維斯史特龍(Sylvester Stallone)等「老將」也驚奇在坎城亮相,宣傳新片《浴血任務3》(The Expendables 3),連坦克車也開上主街,最開心的大概是許多湧入坎城市中心的觀光客們。

[caption id="attachment_31086" align="alignnone" width="960"]10325404_737169712970634_3234574210186531960_n 凱特布蘭琪出席《馴龍高手2》首映[/caption]

競賽片持續亮相,終於開始有讓人興奮的影片出現。幾乎每回來坎城都從未空手而歸的土耳其導演努瑞貝其錫蘭(Nuri Bilge Ceylan),帶來了長達3小時又20分鐘的新作《冬眠》(Winter Sleep),不僅創下本屆競賽片最長片長,也為競賽單元帶來第一波高潮。我始終認為他是當代最重要、也最出色的作者之一。這部作品和他過去的風格不盡相同,描寫一個在安那托利亞地區經營觀光飯店的地方富豪,如何與妻子、姐姐、村民、朋友之間不停產生的對話、衝突與爭執,最主要似乎在聚焦於全球各地都越來越嚴重的貧富差距問題。片中讓最親密的人指證歷歷富豪的傲慢心態,卻也不忘給他許多理直氣壯的辯駁機會,但兩個不同位置的階層所看見的永遠是不一樣的世界。錫蘭這回改用時而感性、時而激烈的綿密對話,講述這個全球共感的議題,即使片長考驗觀眾,卻仍然鏗鏘有力,引得滿堂喝采。

[caption id="attachment_31084" align="alignnone" width="4096"]33b9877707f1c62846e6e9a94d27e8db 《冬眠》(Winter Sleep)[/caption]

另一位坎城常客艾騰伊格言(Atom Egoyan),則以《俘虜》(Captive,暫譯)重新站回正式競賽的一席之地。影片從一個女孩被綁架的故事說起,圍繞著傷心卻未曾絕望的父母、鍥而不捨的警探、綁架犯及周邊人物,抽絲剝繭出整個事件的真相。不斷出現的錄像畫面,如謎一般的失蹤與再現,傷痛的記憶不停重覆,其實這部新作非常像早期的「伊格言作品」,身為他的老觀眾,看來有種見到老朋友回歸的感覺。不過比起過去作品的複雜曖昧,《俘虜》還是稍嫌簡單了些,雖然我仍覺得頗有可觀之處,但坎城的記者場卻是掌聲夾雜噓聲,「銀幕」(Screen)雜誌竟給了目前競賽片的最低分,實在有些過於嚴苛。

[caption id="attachment_31085" align="alignnone" width="1400"]606533be76750f48d17bd73b0b41f1e2 《俘虜》(Captive)[/caption]

演技精緻的湯米李瓊斯(Tommy Lee Jones),則帶來最新執導的作品《The Homesman》,描述孤獨卻勇敢的希拉蕊史旺(Hilary Swank),決定獨自帶著三位生病的婦女離鄉求助,卻意外碰上怪老頭湯米李瓊斯同行相伴的故事。如同導演的前作《馬奎斯的三場葬禮》一般,仍是一部公路西部片。兩個主角的刻劃都足夠細膩,隨著旅程的進展,在不慍不火之中,講述人性與情感的溫暖。平實、 大器,充滿古典風格,兩位奧斯卡得主都表演精彩,片末還有梅莉史翠普的驚鴻一瞥。看來這位剛硬的演技派男星,這回應該又有機會獲獎。

[caption id="attachment_31083" align="alignnone" width="2835"]5fab487a9797e258eb4e60866395f283 《The Homesman》[/caption]

相關新聞

留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