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粥專欄 / 《進擊的鼓手》:有沒有戰鬥力是很重要的

2015/03/27|
by 粥粥
文/ 粥粥

《進擊的鼓手》(Whiplash)是我從去年日舞影展之後就期待已久的片子,但看電影前我卻也有著擔心…一部題材已經用到爛的勵志音樂電影究竟還能有多好看?深怕期待越大到最後失落也越大。不過令人慶幸的是這部電影沒有讓我失望。雖說它並沒有太多的突破,而且除了鼓手和魔鬼導師之外的人物互動也稍嫌薄弱,但是它依然夠熱血、夠震撼也夠激勵人心,讓觀眾們都為之亢奮,我想這就已經達到這部電影最大的價值了,其他瑕不掩瑜的缺點似乎也不必太過苛刻。

這部電影的成功並不在於劇情上的有什麼厲害的轉折,在架構上它依然遵循著那傳統的公式:主角被慧眼識英雄的指揮家發現→崛起之後受挫→再次突圍奮起。說實話這樣的三部曲已經簡單基本到可以用「老梗」來形容了。若硬要說與其他電影有什麼不同的話,大概就是主角Andrew並不是很典型逆來順受的乖乖牌,他孤僻自傲也非常有野心,時不時還會「衝撞」導師Fletcher。而Fletcher也並沒有在最後完全漂白成面惡心善、處處為學生著想的嚴師,他依然保留著他的冷血,甚至因為自己的私心在最後企圖報復學生,但除此之外的差異其實並不多。

既然在大的脈絡上已經無法更動,就得從細節當中做到扎實有力道。以Fletcher為例,鐵血指揮是設計好的角色定位,但要如何讓觀眾感覺到他的嚴厲、不近人情、甚至是近乎變態的苛求? 令人聽到目瞪口呆的連珠炮辱罵只是前菜,真正能傳達精隨的其實是Rushing or Dragging的那場戲。用打巴掌來數拍子真的大概只有這種魔鬼教師想得到吧!但是他足夠精準更能貼合音樂的主題,只用簡單一場戲就代替了上述的一堆形容詞,那幾掌不只打得主角瞬間呆滯、信心全無,也重重敲醒我們這些旁觀的觀眾。俗話說的好:「魔鬼藏在細節裡!」,幾個別出心裁的設計配上細膩到位的執行就能讓電影展現個性,不落俗套。

此外,角色之間的火花也是本片成功極為重要的一環。就某種程度而言,這對師徒的個性幾乎是一樣的,他們都對自己和身旁的人極為嚴苛,都對完美有著超出常人能理解的執著。兩個同樣倔強的人總是針鋒相對,可是卻在成功的價質追求上有著連至親都難達到的契合和認同。兩位演員精彩的表演完全傳遞出關係中的情緒張力和爆裂緊繃,尤其是J.K 西蒙斯(J. K. Simmons)在片中氣場之強大,一個眼神就能震欇眾人的銳令人讚嘆。

《進擊的鼓手》是一部成功的勵志電影,他精準到令人驚艷,也有著同類型電影少有的高張力和壓迫性。你不需要跟主角有一樣有成為世界頂尖的抱負;你不需要認識或了解爵士樂;甚至你跟我一樣根本搞不清楚那一個個拍子的差異。但是,你完全能感受到情緒的渲染力。我特別喜歡電影的結尾,尤其是Andrew被Fletcher惡整陷害下台後,再次拿起鼓棒一個人領著整個樂隊進行,這次他終於不用緊緊追著Fletcher舞動的手,而是讓眾人跟著自己的節奏。我不知道Andrew倒底有沒有真的達成了想要追求的完美,但是我看到了不斷衝撞挑戰的火花和屢仆屢起之後真正的自信。

追求極限時的絕對執著是危險卻很迷人的,它同時展顯了一個人的在崩潰邊緣的脆弱與勇氣。那是一個極為單純的信念,一種全心投入於眼前聽不見身旁的寂靜,強大到超乎我們想像卻也純粹得令人動容。我想在每個人的心裡都渴望著能為了一件事、一個夢、一個人同樣的奮不顧身,但或許我們在現實生活中都太害怕挫折、太害怕失敗、也太害怕失去,所以才會總有著一部部勵志電影期盼喚醒一點點那樣令人嚮往的無畏勇敢。

”Sometimes, it’s not about how much you can give, but about how much you can take.“

有時候成功不在於能展現多少,而是你能承受多少。有沒有戰鬥力是很重要的。

 

相關新聞

留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