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狂熱] 從《念念》看台灣新電影:新的開始,還是又一次失望?

2015/04/09|一週狂熱
by seboxhong
文/ Sebox

2008年《海角七號》創造了一波台灣「票房」新浪潮,近年來雖然票房越趨往上,然而粗製爛造的電影(還稱不上工業)產業似乎已經走到了非常緊的瓶頸,尤其2014年的台灣電影更是令人不願直視。賀歲商業大片feat. 東山再起秀場之星轉戰大銀幕的豬哥亮,從《雞排英雄》、《大尾鱸鰻》、《大稻埕》一直到《大囍臨門》都再再消費著本土文化,也再再考驗觀眾對於台灣電影的忍耐度,不論故事、鏡頭語言,或是最基本的演技,都讓觀眾持續陷入此種低素質的觀影經驗。


而大製作電影如《KANO》、《軍中樂園》、《痞子英雄2》,前者利用台灣人尚存的微薄民族性,以及話題炒作而獲得了票房與眼淚的肯定,而《軍中樂園》則因為導演讓中國籍攝影師進入軍事要地,造成了負面影響而在票房上有些折扣,可惜了電影本質上的優異表現;後者則延續第一集無來由的英雄情結,搭配令人尷尬的動畫特效,以及卡司的加持還勉強算是去年的強片。


但台灣電影,真的就只有這樣了嗎?


回想台灣新電影之初,侯孝賢、楊德昌、蔡明亮等導演,都以對於土地、人文的關懷,配上獨特的導演美學,在國際間享負盛名,雖然票房並不像現在驚人,但他們的成就都深深影響亞洲影視產業的創作者。近年也有如《騷人》、《甜蜜殺機》、《共犯》等新興導演之創新之作,雖然技術與故事並不完整,但都對於類型有著全新的挑戰,以及擁有真正思考過後的導演手法,儘管票房不如預期,但導演的價值也因而再度浮上檯面。


張艾嘉導演的新片《念念》,以「想念」、「一念之差」與「念念不忘」作為故事出發,討論三個年輕人各自面對人生的困惑,在不同的念頭裡打轉。預告片可以看出張導演的野心,從愛出發關心社會中不同議題,建立在年輕人獨特卻不被了解的個性,討論親情、友情與愛情不同層面的愛,輔以美人魚的傳說檢視年輕人追逐勇氣與夢想的過程,儘管這樣的設定仍是陳腔濫調,但從1999年的《心動》,我們可以確定的是張導演對於人性在社會紛亂的狀況下找尋出口的故事,有著獨樹一格的觀察,便能想像最終的作品會令人心滿意足。而侯孝賢導演睽違十年的作品《聶隱娘》也傳出入圍坎城影展的消息,這一波的台灣電影能否帶領國內的影視產業重回正軌,需要時間考驗,但筆者十分樂見真正有想法且有水平的創作者致力創作。


或許台灣電影並不如表面上如此低迷,當然也有許多觀眾接受並喜愛目前國片的狀態,然而電影在商業與藝術之間必須也一定有某種平衡,希望我們期待的張艾嘉突破重圍找到這之間的平衡,為我們呈現新台灣電影應該有的樣貌。

相關新聞

留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