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狂熱] 《明日世界》:菁英主義的雙面刃

2015/06/08|一週狂熱
by hsphere

「人類在地球的定位」這個議題在這個十年中非常火熱,從 1999 年的《駭客任務》(The Matrix)開始,導演在電影故事上就重新讓觀眾思考人類的存在意義,是危害地球的「病毒」?還是如《寄生獸》所言是一個「寄生蟲」?或是《金牌特務》(Kingsman: The Secret Service)闡述的「地球發燒論」?這樣的問題在一個看似有趣、活潑的兒童科幻作品《明日世界》(Tomorrowland)中也可看到導演布萊德柏德的野心。


科幻電影從地心到太空,從外星人到變種人,從天而降到地心竄出,觀眾總要面對不一樣的情境、不一樣的敵人以致不一樣的科學理論支撐科幻題材電影,《明日世界》倒是用一個更「詩意」的方式表述一個「平行世界」,如果其實在我們生活的世界,有一個平行的世界,他沒有政府、官僚、貪污、戰爭...一個由原本地球上最聰明、具有創造力與想像力的天才大造的「天堂」,你想一探究竟嗎?


基於這點,可以把《明日世界》以「菁英主義」來探究,在明日世界裡只需要最頂尖的人種,其他的人口只准留在原本的地球,眼睜睜地看著這顆美麗的星球腐化、看著人類彼此之間因為慾望而殘殺,主角法蘭克與凱西分別代表著不同世代的「造夢者」,受到「招募者」雅典娜的招募,只是因為時間的演化,人們熟悉的地球將 100% 的走想末日,直到凱西的出現。


凱西的出現改變了這個遊戲規則,她的思維與樂觀的態度徹底將這個看似不可摧毀的堡壘擊破,可惜的是電影最後在解釋「明日世界」與「真實世界」的鏡像關係時,卻失去了導演的中心思想,或是一部電影的價值觀,觀眾無法得知天平的兩端哪一個才是布萊德柏德想要選擇的,舉棋不定的情況下當然無法贏得共鳴,角色之間的感情戲也變得更顯廉價,更不用說有些兒戲的科學理論與錯誤百出的邏輯。


電影最後可以看到故事想要導向一個「造夢者」的美好樂土,但又不禁讓人聯想到現今社會最令人感到不滿的「菁英主義」,我們該如何定義這些菁英?是不是只能透過少數人的選擇才能進入?而一旦進入是否就不會再次流動?對照階級主義盛行、貧富差距擴大的真實世界,《明日世界》中的「明日世界」縱然有酷炫的科技和高聳的大樓,但只營造出另一個更觸及不到的金字塔社會。


Disney's TOMORROWLANDCasey (Britt Robertson)Ph: Film Frame©Disney 2015

相關新聞

留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