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mmi專欄 / 《腦筋急轉彎》:腦內小劇場

2015/08/23|
by seboxhong
文/ Dammi

小女孩的腦內小劇場。於持續待在熟悉的環境時,裏頭的小世界雖有不平和之處,倒也相安無事,卻在搬離出生地,走出舒適圈後,一切變調,自此轉變成為腦內公路之旅。在這樣過程中,以擬人化的方式,簡略地帶出生物遇到事件時,大腦如何運轉出情緒面對,並藉此累積經驗,儲存記憶,爾後進行提取或自然消散,進而決定主要的調性,慢慢型塑出性格。這是腦筋急轉彎。

先撇開情緒的設定,其實這部電影仍保有動畫必備的設定,起承轉合樣樣不缺,尚帶有正向教育意義;丑角也扮演相當稱職的角色,為這一大腦情緒團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故事,增添許多樂趣。有了基本分之後,極具巧思地套入腦部面對世界諸多種種的反應及處理,並帶觀影者深入淺出地一探大腦記憶奧秘,讓這部電影脫穎而出。儘管可能囿於篇幅,使得複雜的大腦功能僅能簡略帶過,不過大方向是抓得到的。

我尤其喜歡諸位情緒代表的發言及討論,爭搶著要按下訊息傳送按鈕的場景。個人認為這些設定生動模擬腦內在遇到眾多狀況時的自我對話,不過或許也發現了小女孩剛出生那段時日,在面對幾乎未知的世界裡,較多直覺性地反應,順勢介紹專司其職的情緒代表的安排。藉由這樣的歷程,雖沒全中也不遠矣地呈現了個人性格的養成之路,是透過過去經驗的累積。

更深刻的是,sadness被認為是團隊中無用之人的陳述。打從一開始,sadness就被質疑功能何在,而於這個joy主導的團隊中,幾乎不讓sadness按下按鈕的情節裡,彷彿嘲諷著人總是勉強著自己,甚至勉強著他人,總得以正向力量扭轉負面的心情,特別是傷心、憂鬱的部分,並覺得這樣才是正確的。然而,隨著劇情的推展,joy得到機會看到sadness的功能後,觀影者或許體會到情緒沒有對錯,皆能分工處理所遭遇的狀況,惟功能屬性的差異;同時發現失去joy和sadness的指揮總部,在面臨危機時的資料庫匱乏。

原來所有情緒皆不應被避免,而是全盤接納,並透過一些方式抒發,畢竟情緒展現在某種程度上是站在協助的立場的,一如影片中分工合作得很好的情緒代表,即便sadness的作用是之後才慢慢看見的。很多時候的團隊合作,總會有些看似不起眼,無足輕重的角色,對這樣的人物,難免會有些排擠及偏見,但事實上,缺少了他卻萬萬不行。他們也不是說有著莫大貢獻,而是在後面默默地發揮,或光是存在便助團隊一臂之力的無名英雄,sadness便是這樣的一個角色。

換個角度來看,每個出場都有其存在價值,非由別人評斷,而是自己表現出獨一無二的功能。除了sadness外,所有隨時間而消逝的長期記憶是一例,女孩童年的幻想玩伴Bing Bong則是另外一個實例。儘管因為長大了,已被遺留於長期記憶迷宮的曲折中,但Bing Bong曾經也是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陪伴著小女孩的童年,讓她得已成長至如今的關鍵。而犧牲自己,將joy送回指揮中心的幻想們,或許可以視為只有當下的感覺留下,細節已然褪色淡忘,但卻是驀然回首,值得感受的記憶,然後每每在懸崖邊快撐不住的低潮時,救回快樂。

實在不得不提幻想世界及夢境片場,看起來都好有趣,讓人忍不住也想去體驗看看,連同潛意識及抽像思考清除場都以活潑的方式去呈現,雖說這電影本來就不是針對專門主題的學習影片,讓完整及正確度稍嫌不足,但比起死板的教科書而言,這是一個很棒的腦內科學入門,畢竟每個部門的設計是多麼地引起回響!比如說夢中情人,比如說夢境很少有啥創新情節……

自認為安排窺伺小女孩之外其他人腦內指揮總部,或許是後來小女孩那邊操控面板換新的暗示及伏筆。當然能看見每個人內心的OS,對於可能曾經遇到類似情形的觀影者而言,不會心一笑也難,不得不承認是個相當精準的捕捉,但同時也留心到每個指揮總部的領頭似乎不一定是joy的呈現,搭配新面板上的青春期,還有joy想將領導的位置讓給sadness的場景……小女孩的成長之路只是剛開始而已,未來腦內情緒代表應還是得經歷幾次動盪,謀合,才會有所定調吧!?而是否越長大成人,快樂不再那麼容易呢?

歡迎光臨:

http://dammimmi.blogspot.tw/2015/08/1524inside-out.html

相關新聞

留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