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這不是我看的《綠野仙蹤》:榮格的個體化過程與無神論寓言

2015/09/17|專欄評論
by seboxhong

文/ Sebox


美國歌舞片在1930年代非常火紅,由於錄音機器的誕生讓影像與聲音完美地互相襯托,有聲電影的美好也造就了歌舞片在好萊塢紅及一時的光景。1939年推出的《綠野仙蹤》(The Wizard of Oz)由米高梅公司發行,主要改編自童話書〈綠野仙蹤〉的故事,講述桃樂絲被龍捲風吹到了遙遠的地方,他必須要前往奧茲王國找到魔法師,才能回到他與叔叔、嬸嬸共同生活的家。在路上桃樂絲遇見了稻草人、鐵皮人以及獅子,透過桃樂絲的鼓勵與救助,他們一行四個人走上了尋找魔術師的旅程。


這部電影當初在美國上映時剛好遇上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由於戰場上士兵們的家人都很擔心他們的安危,《綠野仙蹤》的推出撫慰了人民的心,其中桃樂絲演唱的〈Over the Rainbow〉更是成為火紅的電影主題曲,如同《冰雪奇緣》(Frozen)裡的〈Let It Go〉一樣瘋狂。不過這個看似童趣又正向的童話故事,其實是在講來自心理學家榮格所提出的「個體化」(Individuation),以及研究榮格理論的心理學家杜拉考夫所提出的「沙遊治療」(Sandplay Therapy)。


6a00d83451628569e201bb0835d640970d


「個體化」談論的是人在一生當中以許多不同的方式發展,而經歷過各式各樣的改變後,為了達成個人的利益,而出現的不同人格面具。也就是我們在活著的過程中累積的經驗與感受,會在我們的心靈中產生不同的抗體,當我們希望往哪個方向走時,自然而然會以最適合的樣貌往其發展。「沙遊治療」是以「個體化過程」的思想脈絡發展出來的治療方式,這個治療行為需要兩個沙箱,以及各式各樣代表世界的小物件,讓被治療者在沙箱中隨心所欲建造世界,治療師則在旁邊輔助、觀察與引導,而這個治療方式可以幫受到創傷的孩童療傷,或是有憂鬱症、焦慮症、或者心情急躁的孩子們也會因此而得到改善,過於外向或內向的孩子們也會受到幫助。


我們回到《綠野仙蹤》的故事,桃樂絲這一趟旅程就象徵了他對於自我性格的形塑,他的同伴們應對了榮格理論當中的前三個階段,也就是男女性潛意識中與自己性別相異的內在個性(阿尼瑪與阿尼瑪斯),而西方邪惡的巫婆則代表第四個階段「陰影」,也就是與自我性格完全相反的性格表現,而在一切事件都解決之後,桃樂斯才懂得原來回家的關鍵在自己身上,也就代表了榮格理論中的最後一個階段「自性」,而這一趟旅程就是為了完整桃樂絲自我形塑。


The_Wizard_of_Oz_4



the-wizard-of-oz-75-years-facts-ftr


〈綠野仙蹤〉作者李曼法蘭克包姆的曾孫女吉妲桃樂絲莫瑞那是一個心理治療師,他在這本書出版100週年的時候推出了自己的著作,其中清楚地述說了〈綠野仙蹤〉的創作背景、家族故事以及影響,而他自己本身更以桃樂絲的故事與「沙遊治療」結合,在著作中提到這個童話故事可能對於人格發展的影響,包括書中稻草人的智慧、鐵皮人的真心、膽小獅子的勇氣等隱喻,皆能夠成為人們自我心靈發展的幫助。


除此之外,《綠野仙蹤》也被許多基督徒拿來作為堅定信仰的教材,桃樂絲與夥伴們走在黃色磚塊的道路上,朝著翡翠城的方向前進,被比喻成走向天堂的道路,而其中邪惡巫婆被水消滅,也就隱喻了基督教受洗的這個儀式。


WizardOfOz_283Pyxurz


不過同樣的說法也被解釋成為關於「無神論」的寓言,因為如果翡翠城是天堂,那麼他們所找尋的巫師奧茲就是天神,但最後桃樂絲發現奧茲並不是真的有魔法,他只是懂得他們各自需要的東西,便滿足了他們的需求。桃樂絲的夥伴們互相滿足了彼此欠缺的東西,也因為他們相信自己可以達到自己想成為的樣子,所以那些東西都如同有魔法般地有用,而最後桃樂絲仍是靠著自己的力量回家,這一切都指涉神並不會給你任何東西,你必須靠自己才能克服自己的恐懼,完成自我心靈的進化。


關於《綠野仙蹤》還有許多其他的說法,不論是關於女性主義的寓言,或是關於民粹主義(Populism)的寓言,各領域的專家對於這個經典的童話故事都有一套解釋,而且深究其中就會發現,不論是哪一種解釋都有他的道理,且完全不與故事衝突,或許這也正是《綠野仙蹤》被公認為是最具影響力文本之一的原因。


Ref:


Vulture


CE


Whatculture

相關新聞

留言區